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4:2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共4分)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结合全诗,说说“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写出了当时江南老百姓艰难的生活境况。(诗句内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题干是说说“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解答本题可从内容、手法、情感几个角度分析。开头四句,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前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宦官的痛恨。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诗经》中的《无衣》完成①一②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袍:长衣,即战袍。于:语气助词,不译。兴师:出兵。同仇: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B.泽:同襗,即内衣。偕作:一起行动。裳:下身的衣服,即战裙。偕行:一同出发。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D、“同仇”、偕作”、“偕行”,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②对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参考答案:
①C②C


本题解析:
(表现百姓宁可“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誓死卫国的精神。)(表达慷慨从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御侮保国的中心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写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 《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和琵琶女命运的相通之处的诗句是“ ?????????????????????! ”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引用廉颇的典故“???????:???????,?????????????? ?”表达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悲痛和愤慨。


参考答案: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蟹六跪而二螯,非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猿猱、螯、躁、沦落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题金城临河驿楼①
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②。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①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金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②五凉: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
小题1: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重险”的?(6分)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城楼高峻、山势险要、河水绕城三个方面具体表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的前两联通过三个地方描述了“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楼高到什么程度? 站在楼上能看到五凉,看到那么辽阔的地界,自然体现出楼的高;山根盘驿道,山有多陡峭?山道盘旋环绕,足以说明山的陡峭;河水浸城墙,水浸城墙,说明有河流作军事屏障。
小题2: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诗人写着楼高山陡,地势险要,忽然之间笔势一转,就联想到提到了江边的捕鱼郎。当年自己在故乡捕鱼的时候,是多么的闲适。而现在,诗人却羁旅漂泊,生活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就是在这种联想和想象中,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修辞手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