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琐忆》选段,回答24-26题。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24、“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0字)(2分)
25、参照鲁迅思想发展历程,结合本段文字,概括出鲁迅进化论思想的要点。(不超过30字)(2分)
26、文中三次提到“猴子”和“虫豸”,其中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次含义都相同,都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
B.第一、三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
C.第一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
D.三次都指反动的青年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汽车等着的时候
欧·亨利
夜幕初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子又来到那宁静的小公园里的那个宁静的角落。 坐在长椅上看书。 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 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 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 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 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 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我的意思是说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你知道——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来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 他们都去向何方? 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 他们快活吗? ”年轻人没有回答,那年轻人不明白他应该扮演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人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 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 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 我讨厌这一切。 ”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 “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 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是真的吗?”
“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 ”他说。 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 ”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 我必须快走。 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 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那辆车来。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 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你得在我起身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
年轻人看着她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
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转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进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 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小题1: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依据文章内容,分析女子形象的主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探究汽车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不揭露女子的谎言,表现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贫穷生活的关切,表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的艺术魅力。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6分)
无价之宝
丛林中走出四个男人。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容疲惫,步履艰难,简直像刚从死牢中逃出的囚犯。
走在前面的两个人一起扛着一只沉重的木箱。后面那两个则拄着拐杖。他们原本素不相识,都是被探险家马格拉夫招聘来参加原始森林探险的。但是,不久前,马格拉夫被可怕的热病夺去了生命,只剩下这群龙无首的四个人了。
他们无法理解马格拉夫那股探险的热情(如果是为了寻找金矿,那又另当别论)。要不是他给的酬金高昂,他们是绝不会陪他进行这趟狂热的探险的。马格拉夫总是热情洋溢地微笑着说:“科学家发现的东西远比金子的价值还要贵重。”
马格拉夫死了。他们原以为他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他临终前给他们留下了这口神秘的、沉重的箱子。这是他在已知自己死期将近时,背着他们将其钉好,并密封起来的。
“要把它送出去,由你们四人合作——两人一组地轮流抬它。”他嘱咐道,“希望每个人都向我保证:在把它安全送到目的地之前,绝不离开它。地址就在箱盖上。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安全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他就住在丛林外的海边。你们能答应我吗?”
他们都郑重地向他许了诺,因为这是一个他们都很尊重的人的遗言,他们怎能不遵从他呢?在这可怕的原始森林中,每当他们由于心灵受到单调乏味的腐蚀而几乎相互充满敌意的时候,总是马格拉夫把他们团结起来。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感染他们,鼓舞他们,使得这支小小的探险队战胜了无数次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今他与他们永别了。可是他留下的这口神秘的木箱,还有他要求他们对他所作的承诺,却代替他成了联结这四个人的精神纽带。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一共四个人:大学生巴里、大个子的爱尔兰厨师麦克里迪、水手吉姆·塞克斯和约翰逊——他是马格拉夫从一间湖滨酒吧里找来的。
水手塞克斯有一张地图。每当他们停下休息时,他总要将它掏出来,仔细地研究一番。他会用手指点着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从地图上看,它并不遥远,可是,要走到那儿,真是谈何容易啊!
丛林越来越浓密了。危险和恐惧不断向他们袭来。这时,他们是多么怀念马格拉夫啊!因为,他总能在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总能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
开始,他们还在互相交谈。对他们来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似乎也是一种慰藉。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谈话似乎只会加重箱子的重量,增加身体的疲劳,于是他们沉默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比沉默更糟糕的东西:在各人的心中,反复交叠地出现了对亲人和家庭的渴念,对同伴的猜忌和对密林及死亡的恐惧。唯一能支撑这个集体的,是马格拉夫留下的箱子。尽管它显得越来越沉重,但当未来几乎成为梦幻时,只有它是实实在在的。是它,促使着心力交瘁的他们继续前进;是它,在他们濒于分裂时,将大家联合起来。
他们对它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既像囚徒憎恶自己的枷锁一样痛恨着它,又像地狱里的人渴求光明天使一样敬仰着它。
这口神秘的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呢?他们根据各人的想象力进行着各种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高尚的马格拉夫绝不会欺骗他们。因此,他们相互间也存有戒心:绝不能让某个人独吞了这批无价之宝。其实,这担心是十分多余的。正如马格拉夫所说,非得四个人齐心合力,才能把这口沉重的箱子抬出去。
这一天终于到了!大森林那堵严密的绿色高墙豁然打开了,他们来到了丛林的边沿。这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
最终他们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麦克唐纳先生。这个穿着一件油迹斑斑的白大褂的老头儿热情地接待了这四位从可怕的密林中死里逃生的人。
他们饱餐一顿后,约翰逊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儿难为情地提起了马格拉夫许诺的报酬问题。
老头儿听完,却爱莫能助地把手一摊,歉然地说:“可是,朋友们,我什么也没有。除了对你们表示感谢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酬答你们的。马格拉夫是我的好朋友,因为你们实践了对他的诺言,我万分感谢你们,但我却无法酬答诸位。”
约翰逊指着箱子说:“在这里面。”
塞克斯也热切地重复道:“在箱子里面。”
“请把它打开吧。”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要求道。
他们动手拆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约翰逊说:“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呀?”
可是塞克斯说:“我听见声音了!我好像听见喀哒声了,快来看!”四个人都围拢过来。然而,麦克唐纳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
麦克里迪失望地说:“我早就觉得那人有点儿疯,说什么箱子里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无价之宝!”
“不!”巴里迅速地说,“我记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安全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
“那又怎么样呢?”麦克里迪恼怒地嚷道。
巴里将自己和同伴轮流打量了一遍,他脑海里重现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可怕的经历。他仿佛又见到了路旁的堆堆白骨。他记起人们在他们进入森林前的告诫:单枪匹马在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他们终于明白了。
小题1:小说首段对四个人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没有“无价之宝”。这一结局虽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请在文中找出两处伏笔并简要分析。(6分)
小题3:马格拉夫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请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小说中反复提到的“无价之宝”内涵丰富,阅读文本后,你认为可以有哪些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的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美)欧·亨利?????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当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是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辆车采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你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坐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1.下列对支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电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的结尾出入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 ?
3.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简要分析。
????????????????????????????????????????????????????????????????????????????????????????????
4.你是怎样认识小说中的女青年的?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认识(200字左右)。
????????????????????????????????????????????????????????????????????????????????????????????
5、阅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有删改)
1.“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