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10.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翻译加横线的句子(2分)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译:?????????????????????????????????????????
(2)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礼”是“恭”、“慎”、“勇”、“直”的基础,人们的行为都要遵循“礼”。
B.“礼”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C.孔子一贯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认为只要有“礼”,则一切美德就自然形成。
D.孔子甚至认为“礼”和“仁”相辅相成,“仁”是内在品德,“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因而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谈谈你对“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一句的理解,并说说它的现实指导意义。(3分)
答:????????????????????????????????????????????????????????????????????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B.乐琴书以消忧。
C.而御六气之辩。
D.曷不委心任去留?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恭疏短引(写作) 岂妄也哉(虚妄)民众而士厉(振奋) 益发兵诣赵(增加)
B.立意较然(比较) 数困于兵(被) 必不振矣(挽救) 燕王诚振怖(同“震”)
C.家君作宰(宰相) 却行为导(退) 比诸侯之列(排列) 臣海内之王(使…臣服)
D.异物间进(按时) 穷且益坚(却) 因而刺杀之(趁机) 宋子传客之(客人)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荣字天宝,北地秀容人也。世为第一领民酋长,博陵郡公。部落八千余家。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
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钊以绍大业,年三岁。太后贪秉朝政,故以立之。荣谓并州刺史元天穆曰:“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况今奉未言之儿,以临天下,而望升平,其可得乎?吾世荷国恩,不能坐看成败,今欲以铁马五千,赴哀山陵,兼问侍臣帝崩之由,君竟谓何如?”穆曰:“明公世跨并、肆,雄才杰出,部落之民,控弦一万。若能行废立之事,伊、霍复见于今日。”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穆年大,荣兄事之。荣为盟主,穆亦拜荣。于是密议长君诸王之中,不知谁应当璧。遂于晋阳,人各铸像不成。唯长乐王子攸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是以荣意在长乐。遣苍头王丰入洛,约以为主。长乐即许之,共克期契。荣三军皓素,扬旌南出。
太后闻荣举兵,召王公议之。时胡氏专宠,皇宗怨望,入议者莫肯致言。唯黄门侍郎徐纥曰:“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今宿卫文武足得一战,但守河桥,观其意趣。荣悬军千里,兵老师弊,以逸待劳,破之必矣。”后然纥言。即遣都督李神轨、郑季明等领众五千镇河桥。
四月十一日,荣过河内,至高头驿。长乐王从雷陂北渡,赴荣军所。神轨、季明等见长乐王往,遂开门降。十二日,荣军于芒山之北,河阴之野。十三日,召百官赴驾,至者尽诛之。王公卿士及诸朝臣死者二千余人。十四日,车驾入城,大赦天下,改号为建义元年,是为庄帝。
于时新经大兵,人物歼尽,流迸之徒,惊骇未出。庄帝肇升太极,解网垂仁,唯散骑常侍山伟一人拜恩南阙。二十日,洛中草草,犹自不安。死生相怨,人怀异虑。贵室豪家,并宅竞窜;贫夫贱士,襁负争逃。于是出诏,滥死者,普加褒赠。三品以上,赠三公;五品以上,赠令仆;七品以上,赠州牧;白民,赠郡镇。于是稍安。(选自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临天下——临:统治
B.荣兄事之——兄:哥哥
C.皇宗怨望——望:怨恨
D.庄帝肇升太极——肇:开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太后贪秉朝政,故以立之 ②?顷之,烟炎张天
C.①?其可得乎 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若能行废立之事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尔朱荣智谋的一组是(???? )
①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
②遣苍头王丰入洛,约以为主?
③荣三军皓素,扬旌南出?
④十三日,召百官赴驾,至者尽诛?
⑤车驾入城,大赦天下?
⑥滥死者,普加褒赠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条理清晰地记载了尔朱荣起兵的原因及迎立孝庄帝,攻进洛阳,并在河阴大肆杀戮朝官的经过。
B.尔朱荣能够打败朝廷军队,是因为他势力强大,师出有名,也是因为太后人心背离,且错误估计了形势,以致决策失误。
C.“王公卿士及诸朝臣死者二千余人”、“死生相怨,人怀异虑”,淡淡几笔,揭露了尔朱荣的暴行,作者的爱憎自然流露出来。
D.尔朱荣和元天穆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拥立长乐王元子攸当皇帝,并派王丰秘密前往洛阳,征得了长乐王的同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钊以绍大业,年三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世荷国恩,不能坐看成败,今欲以铁马五千,赴哀山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荣悬军千里,兵老师弊,以逸待劳,破之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1)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幸东都????????????????? ?????幸:帝王亲临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4.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