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根据诗中的描述,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中塑造了一个渴望实现政治抱负,但又年老多病,仕途充满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小题1: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从旧武器、古战场写起,进而对这场战争展开冷静地历史沉思。
B.胡诗称颂周瑜运用火攻的方式大破敌军,表达了无比的仰慕之情。
C.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教训。表面假设二乔被困,实质是在表述这场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家国安危。
D.胡诗起笔直写战争场面,接着通过渲染烘托,极力写战争场面之酷烈,使周瑜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2: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区别何在?(3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杜牧感叹周瑜侥幸成功,胡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小题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题目,抓住诗中人物的行为环境等进行思考,此题重要抓住“山头”“无人”“溪鸟飞”等意象,突出一种静谧幽雅的环境,进而烘托出主人的洒脱散逸的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的题目,赏析的着眼点应该是手法,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答出借景抒情和以动衬静(声寂衬)。即可得分。既然是写景还可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如着眼点,此句主要是视听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
本题解析:
小题1:(5分)
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前几句的意思为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这都说明了早。
以声衬静,用两三声的啼叫衬托当时的寂静,达到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的表达效果。
小题2:(6分)
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
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