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乐广字彦辅,南阳洧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裴楷尝引广共谈,自夕申旦,雅相钦挹,叹曰:“我所不如也。”
王戎为荆州刺史,闻广为夏侯玄所赏,乃举为秀才。楷又荐广于贾充,遂辟太尉掾,转太子舍人。尚书令卫罐,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王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其为识者所叹美如此。
出补元城令,迁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卫玢总角时,尝问广梦,广云是想。玢曰:“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广曰:“因也。”玢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玢病即愈。广叹曰:“此贤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广所在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遗爱为人所思。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其所短不言而自见矣。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尝外户自闭,左右皆惊,广独自若。顾见墙有孔,使人掘墙,得狸而杀之,其怪亦绝。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楷尝引广共谈——引:邀请
B.见广而奇之——奇:以……为奇
C.顾见墙有孔——顾:回头看
D.常恐微言将绝——微:微小的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乐广“善谈论”的一项是( )
①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
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③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
④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
⑤玢病即愈
⑥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广致力学业,性情谦和,有见识,先后受到裴楷、夏侯玄等人的赏识。
B.卫玢儿童时不理解梦是心有所想而致,苦思成疾,乐广听说后,派人为他治好了疾病。
C.乐广为官治政功在长远。评论他人,必先褒奖长处;若人有过,必先宽恕。他离职后常常被人们思念。
D.河南尹乐广不听信官舍闹妖怪的事,住进正房,经观察后发现原来是一只野狸猫在作怪。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灞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 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之乞货亦已甚矣。乞货:请求封赏
B.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
C.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谢:感谢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略:攻占,夺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有为将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的机会,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3分)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3分)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圣人作,钻燧(suì,古代取火的器具)取火,以化(消除,去掉)腥臊,而民说(通“悦”,喜悦)之,使王(统治)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B.中山之君烹(pēng,烧煮)其子而遗(yí,留下)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chuò,喝,饮)之,尽一杯。
C.其御(驾驶马车的人)曰:“曩(nǎng,从前,过去)将罪(惩治,治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
D.此二人说者皆当(dāng,合宜)矣,厚者为戮(lù,杀戮),薄者见疑,则非知(通“智”,聪明)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4题。
盖宽饶字次公。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禅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上临飨罢卫卒,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差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平恩侯许伯入第,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皆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从西阶上,东乡特坐。
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宦官,宽饶乃奏封事。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指意欲求禅,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上书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节选自《汉书》卷七七)
11.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岁尽交代交代:工作交接
B.躬案行士卒庐室行:巡察
C.擢为司隶校尉擢:提拔
D.坐者皆属目卑下之卑下:鄙视,看不起
1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3.小题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直道而行”的一组是
①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②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
③平恩侯许伯入第……宽饶不行???④上以宽饶怨谤
⑤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⑥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1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盖宽饶作军官时,关心士卒,因而倍受爱戴。为报答他的厚德,军士们自愿要求多服役一年。
B.平恩侯许伯搬入新居时,盖宽饶因未受到邀请而没去道贺。后来专门请他去,他也不愿多喝酒。
C.谏官郑昌十分钦佩盖宽饶,替他向皇上进谏。说自己有幸跟在宽饶大夫的后面,深知他身为谏官,有话不敢不说。
D.皇帝认为盖宽饶怨谤朝廷,尽管有郑昌极力为他辩解,但最终还是被定了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