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指??喻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①,其色渥然②,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③刺状,肢体心膂④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⑤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⑥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阗然:丰满的样子。??????②渥然:红润的样子。??????③剟(duō):砍,割。
④膂:脊梁骨。?????????????????⑤痏(wěi):疮,疹。??????⑥戕摩:伤害,残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非三月不能瘳瘳:痊愈
B.以为无虞而不知畏虞:料想
C.而傅以善药以:介词,用
D.而寓于不可见之初寓:隐藏
小题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最值得“谋国”者警惕的一组是(3分)
①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
②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
③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④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
⑤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
A 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仲辨左手拇指上长了一个粟米大的疹子,由于体魄健壮,别人认为没什么,没想到几天后竟大而盈握,不得不去医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B.本文以事喻理,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生发开去,形象地阐明“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政治见解,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观点。
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
D.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是说庸人误事、误国。
2、单选题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3、阅读题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迁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①,遂弃官归。
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孙权数扰东陲,召宠还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②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椅其后耳。今若遁去,黄河以 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 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进封安昌亭侯。文帝即王位,迁扬武将军。破吴于江陵有功,更拜伏波将军,屯新野。大军南征,到精湖,宠帅诸军在前,与贼隔水相对。宠敕诸将曰:“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诸军皆警。夜半,贼果遣十部伏夜来烧,宠掩击破之,进封南乡侯。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太和二年,领豫州刺史。三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孙权欲自出。宠度其必袭西阳而为之备,权闻之,退还。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强,见而遣还。宠屡表求留,诏报曰:“昔廉颇强食,马援据鞍,今君未老而自谓已者,何与廉、马之相背邪?其思安边境,惠此中国。”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征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 正始三年薨,谥日景侯。
注:①考竞:考问死于狱中②霖雨,连绵大雨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 征召
B.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 驻扎
C.宠屡表求留 表示
D.其思安边境,惠此中国 中原
2.以下各句,均能直接表现满宠谋略深远的一组是 [???? ] ①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②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
③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④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
⑤宠度其必袭西阳而为之备
⑥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有关原文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满宠为高乎令时,郡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扰乱政事,满宠趁他来到专给官吏住的传舍时,率领官兵将其收捕,诘问他所犯过失,当日将他拷打至死,然后便弃官归家了。
B.建安十三年,满宠跟从曹操征讨荆州,因其功大,被封为汝南太守,赐爵为关内侯。
C.关羽紧急进攻樊城,樊城因为进水,城墙多处被毁,众人都惊慌失色,有人提议逃跑,满宠反对弃城逃跑,认为应等待时机。
D.满宠与王凌共事,双方发生矛盾,王凌的党羽诋毁满宠疲弱衰老昏聩,所以魏明帝将其召回。到朝廷后,明帝见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于是又把他派了回去。
4、阅读题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3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边各句中加粗的词有的现代汉语已经不用,有的意义古今有别,请分别予以解释: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③或凭几学书??????????????????(????????)?
④后五年,吾妻来归????????????(????????)?
⑤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⑥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2.下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为此志/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
B.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县官且顺群臣言?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3.翻译以下句子:?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呻吟语》原序
吕坤[注]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呻吟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呻吟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呻吟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1.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
3.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呻吟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