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蜀地流徙五年余。这期间,黄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这首《鹧鸪天》,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士史应之之作。
试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形象和诗歌主题。
参考答案:诗人是一个狂士形象。他在酒中寻乐、在雨中吹笛,酒醉簪花倒带帽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9分)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
司空曙?????????????????????????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小题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小题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
小题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暮春???飞花
小题1:思念故乡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景物描写。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题目与正文可知。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题目与正文可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
本题解析:
小题1:不堪回首思秦原,表达了作者想起当年的繁盛,如今的凄凉不堪回首。答题时要描绘出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最后点出其怀古伤今之情。
小题1:诗歌中一般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段表达情感,描写了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答题时可结合诗句逐条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②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③。
【注】①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甚不得意。此时苏子由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诗人因秋而思,写了这首诗。②小虫:蟋蟀。③“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杜甫《古柏行》诗句“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拉动。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2:“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小题1:
这两句借景抒情,借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开头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而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小虫”,指促织(即蟋蟀)。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言外之意是: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一事无成,再也难以展露才华。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遣的郁闷心境。
小题2:
试题分析:
三四句,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把自己比作高卧云壑的老松,早已饱尝了人间的炎凉世态,对功名富贵之类都看透了。因此,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他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才能把老松拖走。言外之意是;此志甚坚,难以动摇。诗人在这里化用了杜甫“云壑布衣鲐背死”和“万牛回首丘山重”两句诗,显得贴切自然。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别?滁???????????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小题1:这是一首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回答。(4分)
小题2: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为诗人饯行的呢?请简要分析诗中情与景的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是强为欢颜,内心伤痛的。一个“且”字就透
本题解析:
小题1: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是内心伤痛的,关键注意“且”字,以及最好的一句“莫叫弦管作离声”。
小题1:此诗中情与景的的关系是“乐景写哀情”,作用是反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