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参考答案:
小题1:霜重鼓寒声不起?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易错字:
小题1:携;
小题2:萧,常,作;
小题3:苟,侯。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隋诗,完成下面的题。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①拜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帏:揭开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1.“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答:????????????????????????????????????????????????????????????????????????
2.诗歌以“此时有子不如无”作结,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答:????????????????????????????????????????????????????????????????????????
参考答案:1.“枯”字。这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母亲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你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3分)
小题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从视觉方面写出了菊的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即赏析诗歌中的景与情。诗中为秋景,有声有色,所以可抓住这一点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去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声有色的秋景再美,也只能画不能去。不能回哪,回的当然是家乡,最美也比不上家乡,美景反而更添乡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答????????????????????????????????????????????????????????????????????????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唐人有以折柳送行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本题问“作用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在手法方面,一般要考虑到衬托等,而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要考虑到铺垫等。
小题2:
试题分析:要分析分别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首先要注意分析诗歌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另外,一般常用的诗歌的表达手法,用了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