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
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A.①③⑥⑧????
B.②⑤⑥⑧ ????
C.①④⑤⑦????
D.②③④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御医何承云序
(明)陈继儒 士尝言,不为相则为将,乃医则二者多兼之。相寿国,医寿人,心相等也。相者制治于未乱,将者图变于预设,医者知微于腠理,智相等也。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絜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余尝心慕乎承云何公之医也,公克以医世其家,家有藏书,咸禁方奇经,多秘弗传。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术益精良,而公之名目益显。于是起为景王御医,声驰吴楚间!未几南归,而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四方请学者,车塞道矣。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授即辄中。故上自缙坤先生,以及细民之家,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庚辰秋,余抱病三月,几与鬼邻,而复值母艰,内有哀痛迫肠,外有虚热攻体,时命大谬,谓当已耳。适余恍惚中若有以告公者,当是时,余未识公也。及公至,接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然则公非直与将相等也,有特相不及公者三。将与相位尊骄倨,每倚富贵而羞贫贱,至疾苦不相闻;而公以药石惠及匹夫匹妇。其不及公者,一也。虚縻爵禄,执空文以罔主上,无所称塞;而公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德不望报,报不厚责。其不及公者,二也。将相不贤,或巧樱善类,阴螯豪杰,以快私意;而公于贤士大夫,保恤调护,毕其技能,有扶植上人之心焉。其不及公者,三也。是三者,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异日不肖者倘有进,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公借其术以医不肖之身,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选自《陈眉公全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寿国,医寿人——寿:使……长治久安
B.而复值母艰——值:看护
C.执空文以罔主上——罔:欺骗
D.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广:推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乃医则二者多兼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医者知微于腠理 寄蜉蝣于天地
C.裁以已意,核以古法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应手而愈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承云“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一组是( )
A.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B.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当是时,余未识公也
C.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投即辄中按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
D.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絮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1)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南充高中2009级4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
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击破吕布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徒屯召陵。
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惇常为裨将裨将:副将B.责以宝货责:索取
C.我但欲乞资用去耳?用:享用D.转领河南尹?转:调动
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夏侯惇“深受重用”的一组是
①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②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
③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④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
⑤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⑥出人卧内,诸将莫得比也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①④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惇十四岁时就杀了侮辱他老师的人,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勇武与刚烈,因此受到魏太祖的赏识与重用。
B.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救夏侯惇,并果断击杀那些劫持人质的人,他的做法后来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肯定。
C.在跟随魏太祖征讨吕布的战争中,夏侯惇被箭射伤了左眼,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出色表现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表现出来了。
D.夏侯惇一生多次身兼数职,竭诚为魏太祖效力,表现出他的赤胆忠心,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了魏太祖的识人之智。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翻译
?
(2)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
翻译
参考答案:
8、C
9、A
10、A
11、(
本题解析:
8、C(用:资财)
9、A(③表明的是夏侯惇受封上的氢况;④表明的是夏侯惇做事果断,身先士卒;⑥标明的是魏太祖对夏侯惇的信任)
10、A(魏太祖赏识重用夏侯惇 ,并不是因为他杀人表现出的勇武与刚烈,二是因为他的勇敢与忠诚)
11、(1)行、别、屯、领,各1分,句意1分
(2)便宜 拘 各1分,句意流畅1分
【译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地人,是夏侯婴的后代。十四岁从师学习,有人羞辱他的老师,夏侯惇就杀了他,从此因刚烈勇武而闻名。魏太祖曹操开始起兵的时候,夏侯惇常担任副将,跟随魏太祖征战。魏太祖任奋武将军,任命夏侯惇为司马,让他另外领兵驻扎在白马,后来升他为折冲校尉,兼任东郡太守。魏太祖曹操征讨陶谦,留夏侯惇驻守濮阳。张邈叛变投降吕布,魏太祖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军队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吕布的军队相遇,双方交战。吕布军退回,于是吕布趁机进入濮阳,突袭获得夏侯*军队的军用物资。吕布又派将
领假装投降,趁机和夏侯惇的部下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贵的物品,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夏侯惇的部将韩浩于是指挥军队驻扎在夏侯惇军营门外,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各个军营才安定下来。韩浩于是前往夏侯惇的住所,斥责劫持人质的人说:“你们这些凶恶叛逆的家伙,竟敢劫持大将军,还想活吗!况且我奉命讨伐逆贼,难道会因为一个将军的缘故而放纵你们吗?”于是他又流着泪对夏侯惇说:“国法怎么能容忍这种事!”于是他督促命令士兵攻打劫持人质的人。劫持人质的人惶恐不已,赶紧叩头,说“我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些资财,然后就会离开”!韩浩多次斥责他们,并都杀了他们。夏侯惇幸免于难后,魏太祖听说了这件事,对韩浩说:“你的这种做法可以成为万代的法则。”于是写成律令,从今以后有敢劫持人质的人,都要一律击杀,不必顾忌人质。从此以后,劫持人质的人就没有了。
魏太祖从徐州回来以后,夏侯惇跟随着他去征讨吕布,被流箭射中,伤了左眼。(夏侯惇)又兼任陈留太守、济阴太守,被加封建武将军,封为高安乡侯。当时正值大旱,蝗虫四起,夏侯惇于是命令截断太寿河的水筑成池塘,他亲自背负土块,率领并鼓励将士种植水稻,百姓依赖此得到好处。又调任河南尹。魏太祖平定黄河以北,任命他为大将军后拒。邺城被攻破后,调夏侯惇做伏波将军,还像原来一样兼任河南尹,让他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事务,不受律令制度的限制。建安十二年,太祖记录夏侯惇前后的功劳,增封城邑一千八百户,连同以前一共为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一年,他跟随魏太祖征讨孙权回来,被派督率二十六军,留守居巢。魏太祖赐给他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命令上说:“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呢!”建安二十四年,魏太祖的军队在摩陂打败吕布,太祖经常让夏侯惇与他同乘一辆车,特别表现亲近重视,(允许夏侯惇)平时出入太祖的内室,各位将官没有人能比得上。后任命夏侯惇为前将军,督率诸军回到寿春,迁徒驻扎召陵。魏文帝继承王位后,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就去世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瓿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 属:请托?
B.比门下之鱼客?????????????????????? 比:和…相同?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计会:会计账务?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子:子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的一组是 (????)
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②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③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④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⑤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A.①⑥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因为他没有什么特长和才干就忽视并怠慢了他。?
B.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C.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大家都争着要去,冯谖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
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4.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C
4.(1)我田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
C.填然鼓之——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