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1:下列对“师”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
③惑而不从师??????????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不耻相师????????????⑥孔子师郯子
⑦吾师道也????????????⑧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④/②⑥/⑤⑦/⑧
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小题2: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而耻学于师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小题3: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
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
B.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乘:趁机
C.民始帖然——帖:安定
D.芾杀之以徇——徇:示众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②芾独无所问
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
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
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
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来处理公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5分)
②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小题2:简析孟子这段话的论证技巧。(用自己的话回答)
4、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的。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
? 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 ②而又不随以怠?????? ?怠: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