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4:44: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9.作者借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对比: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小?园
黎简
水影东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答:???????????????????????????????????????????????????????????????????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答:???????????????????????????????????????????????????????????????????


参考答案:(1)“动”。小园中出水澄清,树木倒映在水中,本是静止的。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小题1: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
???????????????????????????????????????????????????????????????????????????????????????????????
小题2: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塑造了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内心凄凉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题干对赏析的角度进行了限制,首联中通过人物的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从“远结万里心”可以看出诗人塑造的是一个行旅者形象。首联中诗人的动作为“敲击船舷”,从“夜不能寐”和“浩露清衣襟”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忧思重重,满腹愁肠。所以他百无聊赖的敲击船舷来排遣内心的苦闷。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此题要考虑到形容词的使用起到了双层作用。如“深”在表层意义上是指寒江深阔,孤寂凄清;在深层意义上又可指诗人作为行旅之人孤独寂寞的“深”重。这样一字而富于双层含义,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属炼字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共写了三种景物,梅子,分绿的芭蕉和柳花,这些都是初夏特有的景物。最能体诗人情感的当是诗中的“闲”字。题干要求作简要赏析。一是赏其表层意,即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二是要赏其深层意,即情境意。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
点评:诗歌的语言、饱含着思想和情感,也必然会透露出思想和情感。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品中内在的思想感情。从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角度看,品析语言的重点是:①抓题眼,抠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如《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中的“闲居”;②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③从景语中感受情。④从情语中体会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全诗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别描写了草、水、树、鸟等景物。丛生的野草、任意流淌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