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9 13:12: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及既上,苍山负雪;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何竟日默默在此
C 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师焉,或不焉



2、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_____的山脉,这就是大青山。
②经由冯雪峰______,我拜访了大病初愈的鲁迅先生。
③直刭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④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所属的年代,一直有________。

A.伸延引见乞求异议
B.伸展引荐祈求异议

C.伸延引荐乞求争议
D.伸展引见祈求争议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一古训既包含着无数个让人伤心的???,也是前人对我们的谆谆???。
(2)这事很???,即使是??之人,也不易成功的。
①?教训????②教诲?????③ 棘手??????④辣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4、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黑龙江省的高层集体腐败案件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此案也——了中共最高层的领导,使他们更加重视惩治腐败。
②对于学校????的校规校纪,有些同学竟然不屑一顾,仍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③党的十六大为中国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出了一个宏大的远景规划。

A.震动制定拟订
B.振动制订拟定

C.振动制订拟订
D.震动制定拟定



5、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徐而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③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清楚、明白)
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⑥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