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1-2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①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②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注:①欧阳秀才名辟,桂州灵川人。秀才,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 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 ②鸟哺,指乌鸦、凡鸟。 (1 )本诗三、四句和五、六句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其中两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一首送别诗,请就最后四句,概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第三、四句用了比喻,将欧阳秀才的心思(愿望)比作飞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注】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小题1:有人认为,这首词中“亭亭”“荧荧”两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词句,选择两词中的一个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阕为例对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语言,应从手法入手,分析其效果和作用。“亭亭”二字运用拟人修辞,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运用比喻修辞。“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作者寓情于景,写出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
(宋)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中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注】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元)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黄华:菊花。
(1)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首诗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乡之情。贺诗通过描写登楼所见,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②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小题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4分)
小题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你对此如何理解?(4分)
参考答案:(1) 本诗颔联以乐景衬哀情。(2分)上林苑里鲜花盛开,细柳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看顾。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却着以“徒”和“漫”,赋予景物以人性。正应了清人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小题2:
试题分析:“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这首诗与一般“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有怀”的范围。“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新诗的综合理解。C项错在对“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的解释。正确的解释应是:作者把绿色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所以选C。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