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14:1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少——加:更。
C.填然之,兵刃既接——鼓:战鼓。
D.五十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忧心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
C.匪来贸丝,来我谋/即:就
D.女也不,士贰其行/爽:过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王柱而走。(环绕)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处境困窠窘)
C.持千金之物。(礼品)
D.能得樊将军首。(的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以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失侯。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建陵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小题1:对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召上左右饮左右: 侍卫
B.先帝赐臣剑六凡: 总共

C.至今乎独: 唯独
D.可少主相: 辅佐
小题2:下列各项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性格的一组是( ▲ )(3分)
①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②对曰:“死罪!实病。”
③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④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
⑤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⑥朝奏事如职所奏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卫绾原是靠在车上玩杂技当上文帝的侍卫,后来立了功劳,慢慢升任为中郎将。
B.景帝即位后,对当年卫绾不接受他的邀请一事还耿耿于怀,不过并没有因此责备他。
C.因为护卫游上林苑有功,景帝要赐一把剑给卫绾,但他以景帝已经赐过六把剑给自己为由,谢绝接受。
D.景帝七年,废除栗太子的时候,景帝怕卫绾心肠太软,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改派郅都去执行任务。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4分)
(1)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3分)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独:难道
小题1:“醇谨”即纯朴老实,谦虚谨慎,①说他担任文帝侍卫官期间,不参加太子的宴请,是谨慎;③说文帝赐他六把剑,但他从来没有佩带过,也没有将它们送人,足见其纯朴;④说部下每犯错误,他都主动承担责任,不将它推给其他的将领,是纯朴;⑥说他担任丞相时,每次朝会只说分内的事,可谓即纯朴又谨慎。以上四项均能表现卫绾这一性格,②说他虚言应对景帝,⑤说他立下军功,均与醇谨无关。
小题1:两处错误,一是景帝让他陪乘,主要是借机询问当年卫绾拒绝自己宴请一事,顺带拉拢一下关系,无关乎卫绾立功;二是赐六把剑的是文帝而非景帝。
小题1:(1)“且”:将要,1分;“属”:嘱咐、嘱托,1分;“长者”:有德行的人,1分(2)“董”:督责,1分;两个状语后置句1分,“怀仁”1分;“貌”、“心”名词作状语1分(3)“目”:以目示意,给……使眼色,1分;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4)所以:……的原因,1分,去:离开,1分;徒:只、仅仅,1分;句意1分
建陵侯卫绾是代国大陵人。卫绾依靠在车技上的本事,当上了郎官,侍奉汉文帝,不断立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为人忠厚谨慎而没有其他的才能。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召请皇上的左右近臣饮宴.而卫绾托称有病没有前去。文帝临死的时候,嘱咐孝景帝说:“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待他。”等到文帝驾崩,景帝即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呵责过卫绾;而卫绾每天都谨慎尽力。
景帝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陪同乘车,景帝回来时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辆马车吗?”卫绾说:“微臣从一个驾车的士卒有幸得以依靠功劳逐步升迁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是什么缘故。”皇上问道:“我在做太子的时候,曾召你来饮宴,你却不肯来,为什么呢?”卫绾回答说:“真是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有病在身。”皇上赐他一把宝剑,他说:“先帝赐给我的宝剑已有六把,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皇上说:“宝剑这种东西,大家可以随便买卖,难道你还保存至今吗?”卫绾说: “都还在。”皇上派他取来那六把宝剑,宝剑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郎官犯了过错,卫绾经常代替承担罪责;他又不和其他的中郎将争执。有了功劳,也往往推让给其他中郎将。皇上认为他品性端正,忠厚老实而没有其他的心眼,于是任命他为河间王的太傅。吴楚七国^造**的时候,皇上任命卫绾担任将军,率领河间的军队去讨伐叛军,他颇有功劳,被任命为中尉。三年之后,因为建立了军功,在孝景帝前元六年,被封为建陵侯。
第二年,皇上废黜了太子,诛杀栗卿等人。皇上认为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去办,于是赐他告退还家,而派郅都去搜捕处置栗家的人。后来,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回卫绾,任命他为太子太傅。过了许久,升任他为御史大夫。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担任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之事上奏。但是从开始做官直到位居丞相,始终没有提出过什么议论。皇上认为他敦厚老成,可以辅佐年少的太子,对他很尊重和宠信,赏赐很多。
他做了三年的丞相,景帝驾崩,武帝即位。建元年间,丞相因为在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囚犯大多是无辜受到牵连的,被认为不够称职,而被免除了官职。此后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在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不合要求)的罪失去侯位。
太史公说: “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要在言语上迟钝一些,而在行动上要敏捷’,这大概是在说建陵这样的人吧?因此,他们的教化不用整肃就能成功,不用苛严就能安定。他们可以说是品行敦厚的君子啊!”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5分)
小题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拓跋焘赞赏他能坚守节操,让他担任侍中,并将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