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性孝,士论多之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攻击。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省:探望。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守仁“多智善谋”的一组是(??)(3分)
①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⑤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5分)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8分)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回:“臣父清恶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来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商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砺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小题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3分)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小题5:翻译:(6分,每题3分)
⑴食毕,复随旅进道
⑵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4、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
③寻声暗问弹者谁——暗:轻声
④琵琶声停欲语迟——迟:迟疑
⑤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弹拨弦乐的工具
⑥为君翻作《琵琶行》——翻:按曲改编歌辞
A.②③⑤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
5、阅读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B、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2、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C、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乃至无穷的政治野心。
D、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