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11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
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如“沉沉”表现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心情;“白云”写出了作者回首时只见白云不见友人的留恋和感伤。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题干点出了表现手法为虚实结合,答题时,可结合着诗歌具体内容来分析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即可,如“秋夜沉沉”“阴虫切切”是实写送别友人的环境描写,“明日”“白云”,很明显,是作者想象的明天自己归舟中只见白云不见友人时的感伤留恋,是虚写,因此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利于表达对友人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杨基
长门灯下泪,滴作玉阶苔。
年年傍春雨,一上苑墙来。
长门怨
杨基
白露下玉除,风清月如练。
坐看池上萤,飞入昭阳殿。 [注]①杨基。元末明初诗人。
(1)《玉阶怨》一诗,婉曲含蓄,耐人寻味,这得益于诗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试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门怨》一诗,“不作怨语,怨已自深”,这首诗写宫怨与前一首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是写宫怨的诗。全诗只以一个“泪”字点出主旨。诗歌运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分)
卖花词
[明]高 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
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
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
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这首诗在语言上亦俗亦雅。本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心情孤寂而无奈”错。
试题分析:
小题2:答题角度:内容方面如选材等,形式方面如语言风格、修辞方法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劝学》一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B.海明威的小说被称为“电报体”,因为其语言简明,叙事张力大,留下的想像空间大。
C.鲁迅的小说风格素来沉郁悲凉,这源于他“掀掉铁屋子”“掀翻这人肉的筵宴”的创作目的。
D.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和柳宗元在这次运动中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有关对文学名著和作家作品的考查。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里D中“新乐府运动”改为“古文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