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小题1:诗歌的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列举其中一种加以分析。(5分)
小题2:元朝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清代沈德潜也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试就本诗在写景抒情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1)这首诗选取的是游子归家时的一个片段情景,二、三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竞何成? [注]①兰若:“兰”指香兰,“若”指“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②朱蕤:红色的花朵。
(1)请概述本诗前两联与后两联所写景物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所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本诗期中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