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滔滔东流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远的空间、时间背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由现实进入神游的境界,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息了。玩味这言近旨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形象,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D.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人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有人评论它“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堪称“千古绝唱”。
2.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
A.“多情”一词在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览胜怀古,壮志难酬,“早生华发”,使人悲从中来。
B.词人笑自己怀古忧今,以致华发早生,不如举杯酬月,了此一生。
C.“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贬抑之下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倾诉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
D.这几句词豪放中略见苍凉,体现了词人遭受贬抑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给人以历史的恢弘感和苍茫感。
B.紧接着写景的语句气势磅礴,惊心动魄,为引出英雄人物作了铺垫。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艳羡。
D.结句苍凉但不悲婉,伤感而不怨天尤人,虽有生命短暂的感慨但不失豪放洒脱。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五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五个,按所
答的前五小题计分)(5分)
(1)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3)??????????????,???????????????????,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
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5)??????????????????????,固前世之所厚。(屈原《离骚》)
(6)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
(7)落日楼头,???????????,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8)?????????????????????,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2题。 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怨,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1.试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试结合全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①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②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释:①归梦:梦归故乡。②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小题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阅读题 读下面的词,回答下面问题。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无闲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词中用了什么手法写“心事”?写了什么心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