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8分)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bó):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小题1:结合上阕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答: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试举两个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从“治圃”“寻泉”、一“招”一“笑”,可见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1、内容—通过具体分析诗歌的意象,解析人物形象;2、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人物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3、由人物形象推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写了什么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2:
试题解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平时要多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很有用。答题时要结合原诗,仔细分析辨别。本诗的叠词、对仗、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喻都很明显。答题的路子通常是:给出表现方法的术语,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最终要落实到诗人的表达意图上。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暮春沪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古代送别诗多离愁别绪,作者则匠心独运,请评述一下本诗的构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鉴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送别诗之所以不落窠臼,在于作者舍弃了歧路沾巾,把人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古代诗歌阅读(7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小题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从这些景色可看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寂静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C.诗人在归鸟的鸣叫声中,无奈地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D.本诗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政治上被贬官后的豁达洒脱。
【小题2】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C
【小题2】作者由丝丝小雨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可从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的角度分析,C“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心情也不好的郁闷心情。所以选C。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网”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网”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网”字的运用起了什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小题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为“_______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4分)
【小题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诗圣”;“诗史”(各1分)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中学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常见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要了解。像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创作要较为熟悉。
考点: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
试题分析:可结合注释翻译前两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重阳独酌”暗示诗人“客居他乡”“孤独无友”;“抱病登台”点明诗人“贫病交加”;不能再喝“竹叶”酒,表明身体糟糕,无心赏菊表明前述原因导致自己心情凄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