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尚志斋说
[元]虞集 ????????? 亦尝观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乡,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
????????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日:“有志者,事竞成。”又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日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 [注] ①正鹄,靶心。鹄,读g 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尝观射乎???? 尝:曾经
B.有志者,事竟成???? 竟:终究、到底
C.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尚:崇尚、重视
D.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 偶:配偶、伴侣
2.下列各组选项中都能体现“尚志”的一组是(?????)
①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②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③有志者,事竟成
④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⑤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
⑥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学习必须要有坚定的志向,否则,就像学射箭没有“正鹄”一样,“虽有善器、强力”也不会取得高深的成就。
B.在作者看来,学习的人想要成为圣贤,就好像射箭者想要射中箭心。不以圣贤作为目标而学习的人,就是不确立靶心来射箭的人。
C.文章强调了志向的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即使做再简单的事情,他也是难以成功的。
D.本文通篇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论证方法,阐述了做学问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 “者”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征召)
B.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 (抓捕)
C.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拒绝)
D.考死,妻子徙边(通“拷”,拷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不之官
B.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乃使其从者衣褐
C.让诉冤于帝
D.七日而诛少正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作战勇敢。敌寇侵犯边塞时,他常常冒着被流箭和飞石击中的危险,临阵御敌,击退来兵,贼兵非常害怕。
B.李膺执法如山。在张朔杀人一案中,他把个人的生死得失置之度外。宦官们对他十分畏惧,连休假日也不敢出宫。
C.李膺敢于担当。张俭事发后,乡人劝说他逃走以避祸,他却认为这样做有违人臣之节,因而主动前往牢狱。
D.李膺颇有声望。樊陵请求当他弟子;荀爽登门拜见,为他驾车;景顾身为门徒,在李膺死后主动上表辞官归隐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3分
(2)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4分)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子路问成人
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D.古之学者为己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闻人语响????但:只。 ????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暗暗地,悄悄地。 ????
C.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