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1~4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峻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李白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录的两段文字,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削职遭诬告。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其学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即有此作。
小题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之情,“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的???????????之情。(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艺术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汩余若将不及兮,????????????????????。(屈原《离骚》)
(3)朝搴阰之木兰兮,????????????????????。(屈原《离骚》)
(4)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5)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
(6)忧劳可以兴国,??????????????????????。(欧阳修《伶官传序》)
(7)有善始者实繁,?????????????????????。(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8分)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小题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小题3: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淹留”:羁留;逗留。?“不萦”:不系住。萦:系。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妙在何处?从篇章和主旨的角度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写了哪些秋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