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2:14: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这首词上阕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吟咏“梅”?(4分)
小题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花开的季节:冬春之际。②花的颜色和香气:花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主要的词语是“春未”
“香异”“野人家”。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对比的对象是“茅舍”和“玉堂”,答题时要注意答出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满”字写石阶上青苔之盛,侧面表现来人之稀,烘托了气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1,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2,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③,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日角:指隆起如日的额骨,古代以为是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
②隋炀帝很喜欢收集萤火,广种垂柳,劳民伤财,以供个人玩乐。
③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1)此诗颈联颇受赞赏,请分析它使用的艺术手法。(3分)
(2)此诗尾联蕴涵丰富,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1)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于今腐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是要求分析诗的颈联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对此,先要分析诗歌颈联的表现特征。颈联中,“于今”与“终古”,“无”与“有”,对比明显。第二小问要求赏析尾联的丰富蕴涵,对此,首先要答出尾联诗句本身所表现出的内容,其次,要答出尾联背后所隐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本题在答题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就是表现手法的遗漏,赏析类的题目,一是要析手法,二是要赏好处。好处,即表达效果,就本题来说就是蕴含丰富,意味深长。
点评: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解题时应先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指出诗中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反衬,要阐明用什么来反衬什么,回答要具体。最后要阐明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而表达效果常涉及到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1)诗中第三句是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惊”字用在此处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惊”“写出了诗人当时震惊的感情,“惊坐起”惟妙惟肖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最为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甫的《春望》)、绝句(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C.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也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著名作品有《羊脂球》、《项链》、《一生》等。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庄子》一书非庄周一人著述,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