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24 22:33: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以衅——险:坎坷
B.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婴:缠绕
C.臣郎中——拜:拜见
D.凡在故老,犹蒙育——矜:怜悯



2、阅读题  下列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三秋桂子三秋:秋季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状况
C.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D.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明了



3、单选题  【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



4、单选题  任何一项政策,它的功能都是通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形式所产生的作用而实现的。作用一般都是相互的。当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发生作用时,必然要受到对方对它的反作用。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B.在执行政策时,应从实际出发
C.政策是事物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D.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负效应



5、填空题  阅读例题中的选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春申君大之_____________
(2)不君之圣,孰与尧也_____________
(3)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尧_____________
(4)夫以贤舜圣尧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