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2-02 02:27: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改火:指一年。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东吴生相遇???韦 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 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宁元年(894)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
(1)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全诗以“泪”起,以“笑”结。请分别指出“泪”与“笑”蕴含的思想感情。



4、阅读题  杜甫的《登高》一诗,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请简析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睦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会。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妻淳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采高索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目的君子亭,自稀“因套”。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3分)
(2)三、四句写出了海棠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