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2:42: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小题1:颈联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本诗描绘了一幅“过五原”图,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颈联的意思是: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先疏通颈联大意,然后结合着关键词,从描写景象、诗人情感等角度分析其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从来”与“今日”“冻合”与“分流”是对饮马泉从冬与春的季节变化做对比;在情感上,可结合着诗人对复苏前后的五原的感触做对比,来突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词如“水草”“饮马泉”“明月夜”“白云天”“关山路”“汉使前”等,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其整体意境,再根据诗歌的意境,概述出诗人的情感即可。由“莫遣”“恐惊憔悴”可体会出诗人的同情、忧虑、失意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①
【唐】岑参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注】①盘石:地名,在黄河南岸。永乐:地名,在黄河北岸。闺中:指岑参之妻。齐梁体:一种诗体。②罗袜:借指妻子。④索居:独居。
小题1:诗歌颈联是什么意思?(4分)
小题2:诗歌尾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与首联有何关联?(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见皎皎初月,想起妻子新描画的秀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联中的人,应该就是前一联所描写的人物,即妻子。要注意尾联中的“笑”,是花笑人,因为人在“索居”,这样,和首联的关系也就清楚了。
试题分析:本题只要能将诗意复述即可。“新月如眉”“云鬟”的说法应该不陌生。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鉴赏人物形象,但没要求简析;因而只要概括出人物形象即可。第二问中考查的是内容上的照应,要回答出有何关联,就要必须找出内容上的联系点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
茶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