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08全国卷Ⅰ)
(1)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天下》)
锦城虽云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 (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1)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舳舻千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五世祖恭,仕后赵,为河东郡守。父僧习,齐奉朝请。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做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尽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三日,广陵王元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庆其庶几乎?”北周宇文泰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宇文愈怒曰:“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周文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周文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趣令就禁趣:立刻
B.多榜官门曰榜:张贴
C.实不敢爱死爱:吝惜
D.以旌吾过旌:表彰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柳庆“守正明察”的一是??????????????????(3分)
①言毕,令笞杀之?????????????????????????????? ②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③庆乃复施免罪之牒?????????????????????????????? ④倘斯言有验,庆其庶几乎
⑤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 ⑥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庆幼时聪慧大度,背书过目不忘。他13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他读了3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柳庆惩治王亲国戚,毫不畏惧权贵。广陵王的外甥孟氏依仗权势,凶横强暴,偷盗别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柳庆当众宣布了他的罪状,随即下令将孟氏打死。
C.柳庆机智破获劫案,罪犯尽数落网。在破获胡家劫案的过程中,他亲自写了匿名信,张贴在官府门前,说如果先来自首的则可免罪,用这个方法捕获全部罪犯。
D.柳庆朝堂冒死进谏,终为王茂洗冤。王茂无罪却要被北周宇文泰处死,朝臣中只有柳庆上朝为王茂争辩,终使宇文泰醒悟赦免了王茂,但此时王茂已经被处死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⑵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庆其庶几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显示、彰显
小题1:③是破案的具体手段。④为柳庆自叹。⑤是宇文泰的话
小题1:匿名信是柳庆假托罪犯之名写的,目的是诱引罪犯自己投案
小题1:译文:
柳庆字更兴,是解州人。五世祖柳恭,在后赵做官,担任河东郡守。父亲柳僧习,任齐国奉朝请。柳庆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博览群书,但不重视章句,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大统十年,他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兼任记室,不久又以这个官位担任了雍州别驾的职位。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他的外甥孟氏常常做一些凶恶强横的事情。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是实情,立刻就下令拘捕他。姓孟的竟然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并对柳庆说:“你现在要是给我带上脚镣手铐,难道不想想以后你要怎么给我摘下来呢?”广陵王元欣也派人替姓孟的辩解,说他无罪,姓孟的从此更加骄横。于是柳庆召集僚属和官吏,宣布姓孟的倚仗权势侵扰暴虐的罪状,说完后就下令打死他,从此之后贵人的亲戚们都收敛了很多。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郡县官吏审问追查,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邻居被拘禁的很多。柳庆认为这些贼人是乌合之众,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名信,贴在好些官府门上,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同伴各种人都有,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不能免于被诛杀。如果允许先来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过了三天,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自己把自己捆起来到张贴的免罪公文下面自首,借这个机会把参与这件事的人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都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昔日的于公自称审理案件不徇私情,就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北周宇文泰曾对安定国的王茂很生气,要杀王茂,却又不是因为王茂有罪。朝臣都知道这事,但是没有谁敢进谏。柳庆于是上朝为王茂争辩,宇文泰更加愤怒地说:“你就是明白他没有罪,也一定要给他定罪”。于是把柳庆捉拿到自己跟前。柳庆言辞气势一点也不屈服,大声争辩:“我曾听说君王有做不到的地方就是不清明大臣有不为正道而争辩的就是不忠,我只是尽我的一点愚诚之心,实在不敢贪生怕死,只是怕您成了不明的君主啊。”宇文泰于是醒悟就赦免了王茂,这时已经来不及救王茂了。宇文泰很黯然。第二天,他对柳庆说:“我没有采纳你的意见,就叫王茂冤屈而死。可以赐给王茂家钱财布帛,来彰显我的过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真诚地,诚心地
C、素善留侯张良????????????????????平素,一向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详细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 ,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能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恭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顗宽裕友,弟嵩尝酒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蜡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导甚重之,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顗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顗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劝其避敦,劝顗避敦,顗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骂贼不绝,祈速杀敦,语未终,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编自《晋书 列传第三十九》)
【注】 ①顗:(yǐ)?多用于人名。
②乐广: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顷雅道陵迟陵迟:衰落。
B.复坐门生斫伤人坐:因……犯罪。
C.诸人咸以君方乐广方:比拟。
D.何乃横得重名横:强行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周凯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
A.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
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
B.何乃刻面无盐,唐突西施也
何敢近舍明公,远希稽、阮
C.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
D.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
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顗在当时以雅望获海内盛名。文中贲嵩和庾亮的话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贲嵩认为周顗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
B.文中周顗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顗虽身处官场但不敢于直言的性格。
C.周顗奉诏去见王敦时,王敦认为周顗辜负了自己,这主要是因为王敦举兵犯上时,周顗曾亲自率军与他对抗。
D.王敦构逆,周顗审时度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周顗被捕后,在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触怒王敦,招来杀身之祸。
小题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横,意外。
小题2:B都体现了周顗的率性自然。A第一句体现周顗的谦虚,第二句流露了对皇帝不能诛杀王敦的不满。C第一句体现了周顗的宽容,第二句体现了他的忠诚。D第一句体现周顗的率性自然,第二句体现他的忠诚。
小题3:并非两次都对皇帝进行批评,第一次是批评,第二次是为皇帝的过失开脱。
小题4:(1)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2)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
【参考译文】?
周顗字伯仁,年少时就有威重的名声,神采飞扬。司徒掾贲嵩有高尚的节操,见到周顗,赞叹说:“汝颍本来就多奇特的士子啊!”自顷雅以来道德衰落,现今又见到周伯仁了,他将振起古风,清平我们的邦族了。” 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二十岁的时候,周顗世袭了父亲的爵位武城侯。中兴建立,官位吏部尚书。不久,因为醉酒,又因为门生砍伤人而犯罪,被免除官职。太兴初年,又授职太子少傅,依旧担任尚书。周顗上疏辞让说:“我退而省察自身,学问不能通一经,才智不足授予一官,知止知足的确很难,不能安守本分,于是忝列显要的职位,名位超过气量。”坚决推辞不接受。皇帝下诏不允许。
庾亮曾经对周顗说:“诸人都把您比拟为乐广。” 周顗回答说:“怎能刻画无盐女,来唐突西施呢。”皇帝设宴款待群公,饮酒至酣畅时,舒缓地说道:“今天各位名臣共同集会,和尧舜时比怎么样呢?”周顗因醉酒厉声说道:“现在虽然您同尧舜一样是人主,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尧舜时的盛世呢。!”皇帝大怒,亲手写诏交给廷尉,将要杀害他,关押了多天才赦放他。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周顗待人宽容友爱。弟弟周嵩曾经醉酒后对周顗说:“您的才能不及我,怎能意外得到重名!”用燃烧的蜡烛投掷他。周顗神色没有变化,徐徐说:“阿奴用火攻击,本来就是下策罢了。”王导非常器重周顗。周顗曾经在王导的座位上傲然啸咏,王导说:“您要想效仿嵇康、阮籍吗?”周顗说:“怎敢就近舍您,就远效仿嵇康、阮籍。”
等到王敦谋划叛逆,温峤对周顗说:“大将军的这种举动似有所在,应当没有失实吧?”周顗说:“您年少没有经历事情。人主不是尧舜,怎能没有过失,臣子怎可举兵威胁主上!共同推重拥戴,不能数年,一旦像这样,怎能说不是叛乱呢!”王敦傲慢没有主上,他的意愿怎能有满足呢!”不久王敦的军队败了,周顗奉诏书到王敦那里去,王敦说:“你辜负了我!”周顗说:“您兵车冒犯和顺,我亲率六军,不能不做事情,让天子的军队打败仗,因为这辜负了您。”王敦忌惮他的言辞正当,不知如何回答。皇帝召见周顗,对他说:“近日发生的大事,宫内宫外都没有受害,诸人都平安,大将军还符合众人所望吗?”周顗说:“宫内宫外自然如英明的诏示,对于臣子等还是没有什么可知道的。”有人劝周顗躲避王敦,周顗说:“我位列大臣,朝廷风纪沦丧,怎可再到民间求生存,向外投靠胡越之族呢!”不久周顗被拘捕,经过太庙,大声厉骂贼人不绝,请求快速诛杀王敦。话还未说完,看押的人用戟击伤了他的嘴,血流到脚,周顗脸色不变,举止自若,观看的人都为他流泪。于是遇害,时年五十四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