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02-02 02:52: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至3题。(8分)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景德三年,诗人受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人排挤。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1023年闰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当地。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诗题取首句前二字,实类“无题”。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什么诗?(1分)
?
?
2、诗歌创作讲究“起承转合”,简析本诗是如何“转”的?(3分)
3、诗中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3、其他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2)?????????????????????????,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4) 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5) 谈笑间,???????????????????????。(苏东坡《念奴娇》)
(6)???????????????????????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定风波》)
(7)???????????????????????,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8)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
(9)??????????????????,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0)???????????????????,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阅读题  (2013·湖南五十校第一次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
王 绩
北场芸藿②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注】 ①处士:古代对隐居民间而有才德之人的敬称。
②芸藿: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小题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说“诗人没有写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了”。请简要分析诗歌是怎样体现诗人的喜悦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其三全诗前四句记叙遗事,后四句乃凋伤之词,含有许多悲愤之情。
B.《秋兴八首》其一以“秋”为统帅,写暮年漂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等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叹。
C.《登高》全诗八句四联,句句皆对,吟咏了衰暮之年特殊心境的登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D.《登高》末句与全诗的雄浑苍凉之气不协调,是全诗的缺憾。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习惯性误读字..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