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答后面的问题(16分)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见,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佯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11.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
B.食不重肉重:重叠
C.虽详与善详:通“佯”,假装
D.是章朕之不德也章:显扬
1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又缘饰以儒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故人所善宾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力行近乎仁吾尝疑乎是
D.因赐告牛酒杂帛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13.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距最远的一项是(3分)??????(???)
A.天子以为谦让
B.淮南、衡山谋反
C.终无以报德塞责
D.遭遇右武
14.小题4:下列全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为人恢奇多闻②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③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④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⑤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A.①②③④⑨
B.⑤⑥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⑧?
3、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臣固知王之不忍
C、若无罪而就死地——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造物不应推若辈——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19分)
长安繁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ái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仁裕《玉堂闲话》)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
|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n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臣之壮也,又不如人
B.?因杂出经义目试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 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 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 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 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