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7 18:02: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 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 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参考答案:

(1)①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节选)
——对屈原作品的个案考察
①浪漫主义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定结构方式的一种文学形态,而并非是自古就有的,情感与想象是浪漫主义的非本质属性,他的本质属性主要是对立性与主体性。
②所谓对立性,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本质对立,在美学上具体表现为对崇高美的追求,这种崇高美是针对古代和谐美而言的。
③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会深深体验到他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冲突仍局限在古代的伦理范围之内,他推崇的是古代的圣君贤相,批判的则是昏君贼臣,他并不是要摧毁,相反是要强化和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是非常执着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这种理想追求又与他对现实的极大关怀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既有禀赋楚国文化光怪陆离的感性色彩,又有中原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他对他所处的集体境况是哀怨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哀怨、牢骚显然有别于近代意义上的复仇与反抗。所以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认为在中国历代诗人中,只有屈原能“放言无惮”,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但同时又指出,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
④屈原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和谐美,而对于内容和形式、德性与容貌不统一、不和谐的美则予以极大的排斥。这种审美理想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显然有着极大的差距。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这篇被誉为浪漫主义宣言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对立原则,而他的《巴黎圣母院》则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他有意地追求形式丑,甚至以丑来表现美,如撞钟人加西莫多,形体上丑陋不堪,但是在心灵上却是最美的形象。这跟屈原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⑤就主体而言,近代浪漫主义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其内涵是人的个体自我。而屈原虽然屡遭不公,但九死而未悔,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出于不得已,他也曾有过要离开故土的念头,但当骑在马上,回首眺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的时候,他的悲伤痛悼的心情又是那样的深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当得知旧国古都破灭的时候,他又不禁写下《哀郢》以表达他的哀思与忧伤:“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最后他还是决心重返故土,立誓死也要回去,“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他“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这种思想感情无疑是真挚的,伟大的,但却与浪漫主义主体性无关,甚至从根本旨趣上讲是背道而驰的。
9、从全文来看,对于“浪漫主义”的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A、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时间上既有上限,也有下限。
B、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浪漫主义,仅凭其是否具有强烈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不足为据的,而应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对立性和主体性。
C、对立性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主张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不可调和,追求崇高美与古代和谐美的对立统一。
D、主体性作为浪漫主义的又一本质属性,追求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否定古代那种对君主乃至国家的人身依附。
10、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屈原作品具备“主体性”时所用论据的一项是
A、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B、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C、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D、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
11、在作者看来,屈原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立性体现在几个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概括说明。(6分)


参考答案:
9、C
10、A
11、①个人与周围环境


本题解析:
9、“浪漫主义”排斥古代和谐美,与“古代和谐美”只有对立,而根本没有统一。这由②④段相关文字可以概括。
10、此项属于“对立性”范畴,。
11考察队文本主要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可结合一下方面归纳: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推崇的是古代的圣君贤相,批判的则是昏君贼臣,,屈原能“放言无惮”,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但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钱学森二三事
“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的第二个中国博士、两院院士郑哲敏说。
1948年,郑哲敏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后来读钱学森的博士。“他很关心祖国的状况,每周通过朋友收集中文报纸看。”郑哲敏说,“我们很多中国学生都知道,他回国态度一直是很鲜明的。他在美国工作20年,一直是中国国籍,一直没有买房子,只租房子住。1950年,他准备回国,票也买了,行李也找旅行社打包了,但却被美国当局抓起来了。”
“1955年我回国时,钱学森嘱咐我两件事。”郑哲敏回忆说:“第一,他说经过二次大战,美国军事后勤领域发展很快,运用了大量数学和运筹学知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强调计划发展的,用得上运筹学。他要我把这个领域的信息带回去,告诉钱伟长。第二是对我的要求: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回国不能太神气。”钱学森说:“你回去做什么事呢,不能挑三拣四,原则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挑剔高低好坏。即使是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你也要做。”
钱学森回国后担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学科方向。原来有弹性组、塑性组等三个研究小组,都是搞纯理论研究的,与当时的国家建设关系不大。钱学森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要调整方向。后来,流体力学调整为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方向,并增设了化学流体组、物理力学组和运筹学组。
“钱学森不是搞技术的,是搞理论研究的。但回国后国家让他搞火箭,他欣然同意,从不讲价钱,从不讲条件。”郑哲敏说,他牢记钱学森的一句话:回国没有什么,就是来服务。
孔祥言1956年从北大力学专业毕业后分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
“当时航天在全世界都属于新兴的尖端科学,涉及的专业面很广、可参考的资料很少。一次钱老问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就老实回答:知识面不够,怕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孔祥言说。
钱学森听完就给他们做工作:航天问题不外乎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哪一方面问题不太清楚,就去找书、找资料学习,只要钻下去,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不怕困难,是钱学森的一贯风格。王永志说,钱老回国后不久,中央领导问他“中国能不能搞原子弹、导弹”。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中央对他的意见很重视,最后决定搞“两弹”。
“钱学森是我的恩师。”王永志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回国,进入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当时钱老还担任首任院长。
“钱老对年轻人总是不遗余力地提携。”王永志说,第一代战略火箭获得成功后,国家开始搞第二代战略火箭,钱学森建议,让第二代航天人来挂帅,并推荐王永志担任第二代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当时我只有40多岁,是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总设计师这样重要的职务,之前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担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像我这个年龄阶段的,甚至比我更年轻的人,开始走上总设计师这样被称为‘箭头’人物的岗位。”
“钱学森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要靠老的,但更重要的要靠年轻人,要靠他们敢想,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说。
2007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96岁生日。12月10日,科技日报社举办了一个“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为他提前祝寿。
“钱老对过生日一向低调,只是家里人简单聚聚。”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说,当他把这件事向钱学森汇报时,他说:“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希望会议开得成功。”
“钱学森当时如果不能回国,我们也会发展导弹、原子弹这些尖端技术,但绝对不会这么快。”曾经与钱学森一起共事的梁思礼院士认为。
但在钱学森眼里,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决不是单个人所能取得的,他所干的不过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已。涂元季说,在钱老与别人的书信中,他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我只是沧海一粟。”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钱学森嘱咐郑哲敏说要做“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意在告诉他要从基础简单的研究做起,打好根基,才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所以流体力学被调整了方向。
C.钱学森坚定地认为外国人能搞原子弹和导弹,中国人也一定能搞,这也是中央最后决定搞“两弹”的原因之一。
D.钱学森认为两弹的研制成功是众多科技专家合作的成果,而培养科技领军人物是关系中国未来前途的大事。
E.本文通过描写钱学森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和完整的人格,给人以启迪。
小题2:第一段中,郑哲敏说“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身上的“最光辉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3:传记类文章,会引用与传主有关的人员的话。试分析文中划线处引用的梁思礼院士的话有何作用。(6分)
小题4: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你认为他有哪些精神品质能“感动中国”,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E
小题2:最光辉的精神指爱国精神。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人物精神品质、文本结构及写作手法等角度分析。A项中钱学森的话意在告诉他回去做事,不能挑三拣四,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E 项中,动作描写不正确。所以选AE。
小题2:
试题分析:先抓住关键词语“最光辉的精神”理解,然后联系下文对钱学森的精神品质理解爱国主要精神的句意。再从文本中对钱学森的言行举止的描述中或议论评价性的语句中逐一概括即可。如回国做事,不能挑三拣四,服从国家的需要,表现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类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系
天文学家利用各种方法寻找行星系,于1995年确认了飞马座51号星周围有行星存在。这次划时代的发现,是利用与以前不同的视向速度观测法获得的。包括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1857-1923)发现的巴纳德星在内,目前已有将近10颗星的周围发现有行星存在,这些行星都是利用“自行的观测”求得。所谓自行,就是恒星位置的变化,以角度的秒单位来表示恒星对背景星的移动量,恒星周围若有行星,由于彼此引力的影响,恒星会在两者重心的周围沿着椭圆轨道而动,恒星遂因“自行”,出现周期性摇晃。
确认恒星周围有别的天体环绕,除了观测“自行”摇晃的方法外,还有观测“视向速度”的方法。所谓视向速度,是指恒星在视线方向运动的速度。恒星如果在与视线方向或直角的面上转动,视向速度不会变化;旋转面如果在视线方向,视向速度变化最大;旋转面如果介于两者之间,视向速度将与旋转面的倾角正弦成正比。
飞马座51号星为5.5等星,近距太阳45光年。继飞马座51号星之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杰弗瑞?马西等人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室女座70号星和大熊座47号星的周围,也有行量存在。室女座70号星距地球35光年,其行星的质量为木星的9倍,相当大,公转周期为116日。由于其表面笼罩着气体,表面温度达80℃,很可能有水存在,是个也许能合成氨基酸等化合物,甚至可望有生命诞生的环境。大熊座47号星的行星,质量是木星的2.5倍,公转周期为3年多。
最近利用视向速度观测,相继发现行星。麦克唐纳天文台的威廉?柯克兰表示,牧夫座的大角星、金牛座的毕宿五星和双子座的北河三星周围,有行星存在。根据观测,大角星周围有公转周期231日,质量为木星质量11.7倍的行星存在。毕宿五星周围有公转周期645日,质量为木星质量11倍的行星存在。北河三星周期有公转周期554日,质量为木星质量29倍的行星存在。大角星的周围,甚至可能有另外3颗行星存在。巨蟹座55号星、仙女座2星、HD114762星的周围,也发现了行星。
遗憾的是,以现在的“自行”、视向速度的观测精密度,还不能发现比地球小的行星。如果能检测出,至少也是与地球相当的行星。脉冲星的周围,则似乎有比地球小的行星存在。脉冲星是高质量星在一生的最后阶段,发生超新星爆炸后残留的天体,一面由磁极释出光束、电波束,一面高速旋转。行星若存在,来自脉冲星的脉冲周期将与行星的公转周期相当,脉冲将随行星的公转而变化。
1989年,天文学家观测到来自“1829-10”脉冲星的脉冲,以182日的周期变化。根据这个观测结果,推测有质量约为地球数倍的行星绕行。可惜后来发现这个观测是错误的。但在接下来发现的“1257+12”脉冲星周围,似乎又明显有行星存在。这些行星为什么在超新星爆炸时不飞散而残存下来,其原因不得而知,但是超新星爆炸所产生的大量高能粒子却会倾注在行星表面,因此只能确定脉冲星的行星无法孕育出生命。
虽然陆续发现了一些太阳系外的行星,但明确知道由太阳系圆盘形成的行星,则尚未发现。小题1:从原文看,对“自行”这一概念的说明,最准确的一项是??????????(???)
A.恒星的位置以角度的秒单位发生变化,恒星出现了周期性的摇晃。
B.由于与自身周围的行星彼此吸引,恒星在两者重心的周围沿椭圆轨迹发生的周期性摇晃,产生了位置变化。
C.发现恒星周围有别的天体环绕的一种先进的观测方法。
D.恒星在视线方向或直角的面上转动产生的速度变化属“自行的观测”方法。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飞马座51号星等将近10颗恒星的周围都有行星的存在,这些发现都是利用“自行的观测”法求得的。
B.自行、视向速度等观测法虽然有很多新发现,但比地球小的行星尚不能被发现,这说明上述观测法的精密度还不理想。
C.高质量量发生爆炸后残留的天体,一方面由磁极释放出光束、电波束,一方面高速旋转,这个天体就是脉冲星。
D.在恒星周围发现的众多行星与太阳、地球的距离不等,它们的质量大小、公转周期也不相等。
小题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新行星的发现将为生命诞生提供新的环境,室女座70号星的行星被证明具有这种功能。
B.脉冲星周围行星的公转周期一定与脉冲星的脉冲周期相当,因而观测其脉冲周期就必然能发现质量小于它的行星的存在。
C.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的存在,证实了“有恒星就一定会有围绕它转动的行星”这一不少天文学家的论断。
D.天文学家利用视向速度观测法,自行观测法等不断寻找行星系,看来科学地探测宇宙的方法将揭示更多的太空奥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B(A说明不完全,C未说出“自行”的特点,因而适用于各种先进的观测方法。D说的是视向速度观测法的特点。)
小题2:A(飞马座51号星的行星是利用视向速度观测法被发现的。)
小题3:D(A过于绝对,室女座70号星的行星只是“可望”有生命诞生的环境。B脉冲星行星尚未被发现,更无法谈它的行星质量大小。C根据原文,推断不出此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