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0:2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回答问题。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1)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个寂寞孤独、乐观旷达、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林则徐是“禁烟派”和“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为广东禁烟和沿海防敌做出了重大成绩。到头来,朝廷却给林则徐和其他禁烟官兵加上了“误国病民”的罪名。林则徐心中的委屈之大、悲愤之深,不言而喻。然而诗中并无灰心、沉落之意,这正是诗的可贵之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林则徐也是这样,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忘记了国家和民族。林则徐在谪戍伊犁期间,仍为加强边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译辑《四洲志》首先察觉了沙俄窥视中国的野心。他老病之时,仍大声疾呼:“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见之。”历史证明,他的预见完全正确。
小题2:
试题分析:本是运用了多种手法。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等。分析时,首先指出手法名称,然后分析运用手法后产生的效果。要注意在分析时要结合诗意分析。
【鉴赏】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诗。首句写天山的雄伟壮观。新疆境内的天山,由数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海拔多在三千至五千米,山峰终年积雪,所以又名雪山、白山。唐诗人岑参曾有“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天山歌送萧治归京》)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天山群峰耸立,常年积雪的雄姿。而这里用“万笏耸琼瑶”来刻画天山,这更为形象,且能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笏,是古代朝会时大臣所拿的狭长板子,形似一曲背老人。用“万笏”来形容天山,既状其山峰之众多而连绵,也状其山势之狭长而微曲。“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积雪,非常贴切。用一个“耸”字,点出了积雪的位置,是在天山的群峰之巅。次句即景抒情。林则徐这次西行自然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戏为塞外绝句》之七)的情景,寂寞、空虚之感自然会向他袭来。所以这第二句的意思是:高耸壮美的天山到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自己也含笑对山灵,“相对笑”嗓子,反映了诗人处于逆境中只能苦笑而已。第四句与一二句相照应,“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这时诗人虽然豪情尚在,但壮志难酬,时不饶人,头上的白发与山顶的积雪一样,都难以消除了。语句平淡,而深含愤慨之情,引人深思。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①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②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那么作者写出了哪些“闲愁”呢?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示例:词人主要运用了比兴、用典、层进等表现手法。比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侧面烘托。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