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3-02 20:2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答题。(8分)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 试简要概括这首诗呈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2)“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
(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分)
答:????????????????????????????????????????????????????????????????????????????????????????????????????????????????????????????????????????????????????????????????????????????????????????????????????????????????????????????????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答:???



3、语言运用题  阅读《醉花阴》,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末尾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词眼是_____________。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点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3)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景物的描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③朱娥:美女。
(1)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①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高适写这首边塞诗时在哥舒翰幕府。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②,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1)两首诗均写了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而作者的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