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8分)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4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炼字题需要解释字义,并还原语境,分析手法,指出其运用的效果。弄清“动词赏析”方法,联系诗歌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仔细揣摩、推敲,准确理解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要从行为动作心理以及景物的烘托入手。“午梦”“香满”,“梦惊”“泛清波”,找出关键词,心理变化的轨迹就找到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题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小题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李词塑造了一个为显示自己美貌而大胆率真向情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可找出与人物性格相关的关键词及句子,进行分析。李词中关键词“花”、“泪”“怕”“ 徒要教郎比并看”;秦词中关键词句“凄凉”“断肠”“ 过尽飞鸿字字愁”然后,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出人物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要抓住表现两个人物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行对比分析。李词中的“怕” “徒要教郎比并看”表现出担心而甜蜜的复杂思绪;秦词中的“凄凉”“飞鸿”“愁”等关键词表现出思念,孤独的思绪。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①对酒当歌,????????!????????,去日苦多。②?????????,??????????。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参考答案: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本题解析:
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小题2】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
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和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8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喜爱,对远离尘世的移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首诗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全诗写了东村极其幽静的境界,抒发了移居这里的快感,含蓄曲折,耐人寻味。诗人为了表现出幽静来,首联从东村远离城镇写起。用一个“深”字和一个“窟”字,就可看出东村之“幽”,再加上“依依墟里烟”,即描出大体的轮廓。颔联用绝低小的茅屋和肮脏土床,暗示了生活的困难,居住条件的简陋。颈联用“鸟不住啼、花多晚发”写环境的幽静偏僻。白居易有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地之偏自不待言。尾联用隔着翠竹和数亩田的西泉寺故址收束,强调东村山景实堪欣赏。全诗只用描写,不用赞叹,因为任何赞叹都是苍白无力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