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2 20:47: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诗词鉴赏。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反衬,用莺燕之无声反衬杜鹃的叫声,以杜鹃夜啼的悲切来引发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注]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诗意为“你想把耐寒的松树,卖给京城里的富贵人家。”这里就将松树生长的“寒涧”与富贵人的“翠楼”形成对比。这里的寒涧松是一种象征,指地位卑下境遇坎坷的寒士,卖松给富贵人象征得到权贵们的赏识。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注】,惹得诗人说到今。
【注】林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清江引·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4分)
小题2:请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两诗中的意象理解。找出其相同点,并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通过竹篱茅舍、林和靖、不惹等词可看出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的特点。
小题1:可根据上题总结其相同点,再对比诗句找出其不同,最后联系诗人自身,表达了何种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
张炎②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③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④无认处,却对秋塘。
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鹓(yuān)行,比喻官员上朝的行列。
小题1: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6分)
小题2:“犹将孤影侣斜阳”一句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诗中的白鹭孤单落寞。(1分)它玉立清波,不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词中找出能概括白鹭形象的关键词,然后运用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如关键词:玉立、不趁、静看、孤影。“玉立”清波,体现了白鹭孤傲的形象特点;“不趁、静看”表现了白鹭不愿与白鸥、鱼儿为伴特点;“孤影”点出了它落寞的特点。结合注释②③可知,词人不愿意做隐士,又仕宦失意落寞,同白鹭的特点类似,所以,词人以白鹭类比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是开放性的,可以从“犹将孤影侣斜阳”这句中,找出一个自己喜欢有把握的词进行赏析,要结合着整首词的意境以及这句的具体意境,结合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内容、语言、表达效果方面进行阐释自己的看法。如“犹”字,就可以从这个词的意义、表达效果等方面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