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2 21:15: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小题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3分)
小题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默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我打江南走过,________。(郑愁予《错误》)
(4)生命诚可贵,_____。_____,二者皆可抛。(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4、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梦与诗???胡适
都是平常的经验,都是平常的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怀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A.本诗共三章,前两章是平列关系,但首章中的“经验”、“影像”和第二章中的“情感”“言语”又是相互交叉映照的;后一章在前二章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B.前两章写到梦来自不平常的经验和影像,诗来自平常的情感和言语,目的是说明文艺作品哪怕是想象性极强的诗歌也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C.将“梦与诗”并提,表示作者对诗歌这种体裁颇有微词,他认为写诗如同做梦那样只是偶然的“碰撞”,在有限的经验、影像、情感、言语中追新猎奇,玩弄花样。
D.“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包含了这样的哲理:文艺作品应当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创作,这样才是个性化的,才不会与他人雷同。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祖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祖: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摇船的用具。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