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3-02 21:34: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秋庭
徐燮
钧秋庭在夕凉,屋角微风飓。叶脱鸟惊散,月来花与翔。
茶烟穿绮井,入语出新簧。醉里闻吴咏,翻疑梦故乡。 1.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叶脱鸟惊散,月来花与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疑”字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描写了秋风微拂,树叶掉落、花瓣飞舞的景象。作者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参考答案:
1.咫尺与天南地北(空间上)?霎时间与月缺花飞(时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①青门,今宵雨魄云魂②。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春风吹拂、柳叶初生的情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5分)
?????????????????????????????????????????????????????????????????????????????????
?????????????????????????????????????????????????????????????????????????????????
(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登高》之中某联的诗意。请写出这一联并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5分)
?????????????????????????????????????????????????????????????????????????????????


参考答案:(1)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用秋夜、山风、江气写


本题解析:(1)首联写初醒,山风、秋、夜、灯、凉都是室内所感觉到的(这是天气之凉)。颔联是初醒时所想:“万事”而使生白发,可见事事皆不如意;百年又“多”在异乡,可见长期漂泊生涯之艰苦。颈联是所见。作者用“江”、“白”、“痕”、“苍”等字把左右上下写得混沌一片,既符合当时的时令天气,又符合诗人酒方醒时朦胧的视觉,更符合他苍凉迷茫的内心世界。(这是心境之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
诗人从故乡出发,至杭州、苏州、润州、镇江等地旅行。诗人到达京口(今江苏镇江)时正值深秋,回想自己长期飘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不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