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 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1)首联描绘了一幅?????????????????图(限四字),有什么作用?(2分)?
??????????????????????????????????????????????????????????????????????????????
(2)请从景情关系上赏析本诗(4分)?
??????????????????????????????????????????????????????????????????????????????
??????????????????????????????????????????????????????????????????????????????????
参考答案:(1)春郊送别(春日送别、初春送别也算对)???这联不只是写
本题解析:(1)每点1分,共2分。
(2)如答借景抒情,言之有理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①,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②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1)请说明诗人的朋友山中道士过着怎样的生活,并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4分)
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诗歌鉴赏】
这首诗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8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作于诗人当年随武则天离开洛阳回西京期间。
[注释]京中:指西京长安。?秦:指长安。?上林苑: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细柳:古地名,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南桥、西第:皆指洛阳园林。???洛城:指洛阳。
小题1:杜审言是唐朝诗人____的祖父。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2分)
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的首联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扣住题目“京中”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B.“愁思看春不当春”一句,巧用重字,使作品气韵回环,节奏和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身居他乡,哀春伤怀的诗人形象。
C.颈联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大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感。
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作者一反前两联孤独伤感之情,表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
小题3:一个“徒”字和和一个“漫”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杜甫
小题1:D
小题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潘阆写的这首宋词《酒泉子》和南宋词人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潮》中写涨潮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忆现潮,满郭(1)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2)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1)郭:外城。(2)几:几回。)
《闻鹊喜·吴山观潮》周密
海水天碧,染就一江秋色。鳌(1)戴(2)雪山龙起蛰(3),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释:(1)鳌:传说中海中的神龟。(2)戴:头顶着。(3)蛰:动物冬眠、蛰伏。)
试与潘词中画线的句子作比较,说明你更喜欢哪首词的描写,为什么?
参考答案:
周密连用三个比喻,将“潮”喻为神龟背负雪山,蛰龙从海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