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析。(3分)
小题2:诗歌的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林间美好的景象(1分):鸟声婉转,鸟儿自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前两句写景先写听到的景象,山间画眉百转千回随意飞动,再写视觉景象,山花烂漫树木繁茂高地参差。解答这类试题,先总说景象特征,再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表达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上下句“不及”一词把所在金笼的画眉与林间自在的画眉联系起来,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后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此外,本诗借物抒情,借笼中画眉对林间画眉的艳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④绣罗襦⑤,双双金鹧鸪。 【注】①小山:晚唐五代眉妆的名目,为“十眉”(十种眉妆)中的一种样式。②叠:“蹙”字义。③金:唐时妇女眉际妆饰的“额黄”。④新帖:新鲜的花样子,用纸剪成画样,贴于绫罗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⑤罗襦:绫罗缝制的短袄。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释:华颠,花白的头发。
小题1:词的上阙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小题2:本词“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诗句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刻画了一个漂泊无依,凄凉孤寂、归家心切的主人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上阙写景,故运用以景写人的手法,侧重表现人物心情,“夜寒”“残月”“黄花细雨”“雪”等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气氛,故作者的心情是孤寂凄凉的;“吟鞭” 表现了词人漂泊无依;“黄花”“华颠”表现了词人年老的感伤;“船”“到家”表现出词人归家心情。
小题2:
试题分析:可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作答,在内容上,由“牵衣”,“笑我”可知,两首诗歌都描写孩童的举止来侧面衬托自己的年老;在手法上,由“到家应是,”可知,吴诗是虚写,想象的情景;而贺诗是实写。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③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想,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⑤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⑥,愠于群小。觏⑦闵⑧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揉。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⑨。心之忧矣,如匪浣衣⑩。回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①泛(fan):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④据:依靠。⑤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选:屈挠退让的意思。⑥悄悄:苦愁状。⑦觏(g6u):通“遘”,遭遇。⑧闵(mǐ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⑨此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⑩此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上的污垢长在。
1.俞平伯在《读诗札记》中说:“通籍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那么,这首诗是怎样起兴的?
???????????????????????????????????????????????????????????????????????????????????
2.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1.这首诗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意思是说柏舟泛泛而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
小题1: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小题2:有人评说本诗“既表现了儒家的忧世之情,也表现了道家的超然之想”,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二联用了白描(或“意象并列”、“名词叠用”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人以景传情,情韵深长。欧阳修的诗颔联承首句描绘“节物”: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十字咏尽秋日佳趣。《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平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不仅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出语平淡而寄情深邃。
小题2:
试题分析: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