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懈吾民之愠兮”。
小题1: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8分)
答:?
小题2: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前两句,诗人以饱墨浓彩的文笔,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有??、??、??和?四个意象。在描绘这些意象的过程中,诗人突出了它们的?;从“逾”和“欲”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为描绘这个画面作者采用了?的手法。
2.结合整首诗,分析第三句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为表达这种感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①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小题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小题2】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上述选段中详细描写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指责,从创作方法看,用了什么手法?所指责的内容,与上一段选文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课文中着意描写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指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誓言对下文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