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3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__。陆游《病起抒怀》
参考答案:1、心有灵犀一点通 2、愿得此身常报国 3、事定犹须待阖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小题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小题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属于诗歌类的炼字试题。颔联夕照满山,鸟鹊还巢,松树茂盛,行人归宅,很少人来访,柴扉紧掩,弥满着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注意答题时要考虑字的含义,字对意境氛围的作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整体结构的作用等方面考虑。
小题2:首先看本诗的?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本题基本思路是景(写了什么景致,要描绘出来)+情(表达了何种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数离事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选,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湖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态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析“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的好处。(4分)
小题2: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两句的好处就在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描写了淡云飘动,孤雁远飞,残阳如醉的凄凉景致。(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悲凉之感(2分)(或:这两句描写了淡云飘动,孤雁远飞,残阳如醉的凄凉景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景中寄寓 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悲凉之感。)
小题2:词的上片实写,实中有虚,描写饮骰离亭西去时的所见所感。(1分)下片虚写,描写想象中的今夜停泊之地以及愁绪满怀的凄苦情状。(1分)虚实相生,把伤别之情、羁放之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1分)(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 和友①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②大,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青山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释:①友:指邓剡。邓剡字中甫,与文天祥同乡,曾任崖山行朝礼部侍郎,被俘后同文天祥一起押解至金陵,并作词送文天祥继续北行。此词是文天祥的和作。②能:这样,如许。
(1)上阕中“横槊题诗,登楼作赋”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首词整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下阕的内容,并说说下阕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全词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上阕以回顾自己的经历为主,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内心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典或对偶。苍凉、悲壮。
(2)①下阕表明自己坚持不屈的心迹和对故国江山无限留恋顾念。
②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意对即可)
(3)①以蛟龙暂屈池中、终当飞腾为喻,表示虽遭囚禁而犹志向远大的豪情。
②也期待友人能早脱牢笼,再干一番事业;
③通过描写眼前凄凉的景象和囚徒凄苦的生活,来抒发故国不在生灵涂炭的沉痛情怀。
④追念昔日转战东南的戎马生活,对抗元战斗归于失败痛惜和无限感慨。
⑤寄希望于将来,对国家的复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本诗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简析这两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意对即可)
2、“独”字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字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