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清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初眠:蚕虫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才吐丝结茧。到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官府把本应在夏季征收新丝的时间提前了。
(1)简析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6分)
[越调]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江上?(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简要概括这两首词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答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叶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简要概括这首词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超过8个字)
②和苏轼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家还有: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小题1:诗人在前两联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前人认为此诗颈联不仅“景真,尤在理足”,请结合诗歌情感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对下面曲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描绘五幅图画,揭示深秋时节特征,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衬托莺莺的离人伤感之情。
B.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一片树林染红了呢?都是离别之人的伤心泪水!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意境。
C.运用对偶、排比、拟人、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
D.作者把苏轼词中的“黄叶”改成“黄花”,这就与后面的红叶不重复,满地黄花配上满树的红叶,更能表现秋色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