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3-06 05:15: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选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炖,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彼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挟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jué):笑谈,笑话。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持论快——彻:透彻
B.叙先贤遗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我矣——诏:教导
D.自称无之民无——方:不行礼仪
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文章结尾说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一个“真气盎然”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C
4.(1)帆山子读经书(古代经典)都能通晓(明白),终究不被(受)前代儒士观念束缚。
  (2)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要推求(探究、探求)大道理而顺乎人的性情来实施教化。
  (3)寄居在某人家时,偶尔有不如意(不适合心意),脸色就变得不好看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与艺归款,高祖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
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万均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建德师度水,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明年,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堞,万均与万彻率死士百人出地道,掩击其背,众惊溃去。 柴绍之讨梁师都也,以万均为副,万彻亦从。距朔方数十里,突厥兵骤至,王师却,万均兄弟横击之,斩其骁将,虏阵欢,乘之,俘杀相。突厥走,遂围师都。诸将以城险未可下,万均曰:“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既而贼果斩师都降。俄从李靖讨吐谷浑。军次青海,万均、万彻各以百骑行前,与虏遇,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还语诸将曰:“贼易与。”复驰进击,斩数千级,勇盖三军。追奔至积石山,大风折旗,万均曰:“虏且来!”乃勒兵。俄而虏至,万均直前斩其将,众遂溃,追至图伦碛乃还,与靖会青海。副侯君集击高昌,曲智盛坚守未下,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进潞国公。
会有诉万均与高昌女子乱,太宗欲穷治。魏徵曰:“君使臣以礼,若所诉实,罪且轻,虚则所失重矣。”诏勿治。后帝幸芙蓉园,坐清宫不谨下狱,忧愤卒。帝惊悼,为举哀,诏陪葬昭陵。后尝赐群臣貘皮,及万彻而误呼万均,怆然曰:“万均朕勋旧,忽口其名,岂死者有知,此赐乎?”因命取焚之,举坐感叹。
(选自《新唐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堞缘:向上爬,攀援
B.各以百骑行前,与虏遇  卒:通“猝”,猝然,突然
C.乘之,俘杀相藉:抚慰
D.岂死者有知,此赐乎冀:希望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万均作战勇猛的一项是(?)(3分)
①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 ②万均兄弟横击之
③既而贼果斩师都降? ④万均单骑驰突
⑤万均直前斩其将? ⑥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万均本是敦煌人,而且是隋朝官员的后代,但后来他同弟弟跟罗艺一起归顺了唐朝,并和罗艺迎击过窦建德入侵范阳的十万军队。
B.柴绍出讨梁师都时,命薛万均为副帅,万彻也随同出征。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兵马突然而至,唐军退却,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薛氏兄弟却扭转了战局。
C.随同李靖抵达青海征讨吐谷浑时,薛万均所向披靡,还鼓励诸将说贼寇是容易对付的,并第二次驰马杀回敌阵,斩杀敌兵几千人,勇冠三军。
D.有人控告薛万均,虽经魏征劝说,太宗没有追究他,但已心存怨怒,以致后来为一点小事,把他囚禁。薛万均忧愤而亡后,太宗却又非常悲痛。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5分)
?             
(2)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5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1)万均与弟弟万彻于是客居幽州,凭借才能勇武被罗艺厚遇善待。(因、客、善各 1 分,被动句式 1 分,文意通顺 1 分) (2)城中气氛死寂,击鼓不能成声调,这是破败灭亡的征兆啊。(鼓 1 分,声 1 分,兆 1 分,判断句式 1 分,文意通顺 1 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藉,衬垫。这里指俘虏和杀死的敌兵多而杂乱,重重叠叠。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用代入法,即回到语境中看一下上下文是否连贯。如果不够通顺,就意味着可能有问题。
小题2:①③⑥都不是“直接”表明。审题时一定要审清楚题干中的要求。
小题3:“心存怨怒,以致”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属乱加因果。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第一句注意“因、客、善”的解释,“因”解释为“于是”,“客”要体现名词作状语,“善”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善待,另外句式要体现被动句式;第二句注意“鼓 、声 、兆”的解释,“鼓”为名词用作动词,击鼓,“声”为声调,名词,“兆”解释为“征兆”,另外句式要体现判断句式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薛万均本是敦煌人,后来移居京兆府咸阳县。父亲薛世雄,大业末年任涿郡太守,薛万均与他弟弟万彻于是客居幽州,凭借才能勇武被罗艺厚遇善待。(后)与罗艺一同归顺款服唐朝,高祖授予薛万均上柱国、封为永安郡公的官爵。
窦建德率领十万军队入侵范阳,罗艺迎出抵抗他。薛万均说:“(敌我军队)众寡不对等,应当用计谋取胜。”就教罗艺用羸弱兵卒在水边阻击来诱惑敌人,薛万均自己率领一百名精锐骑兵藏匿城左。建德军队渡河,薛万均趁他们渡过一半时阻击他们,大败他的军队。第二年,建德率二十万骑兵前来进攻,贼兵已经爬上城墙,薛万均与万彻率领敢死勇士百人钻出地道,乘敌不备攻打他们的背后,敌军惊慌溃败离开。柴绍征讨梁师都时,任命薛万均为副帅,万彻也随同出征。距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军队突然而至,唐朝军队退却,薛万均兄弟纵横击杀,斩其骁将,虏阵大乱,乘势进攻,俘获及杀伤甚多。突厥军败逃,唐朝军队就围困住师都。诸将都认为城池险要不能攻下,薛万均说:“城中气氛死寂,击鼓不能成声,这是破败灭亡的征兆。”不久贼人果然斩杀师都后归降。不久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军队停驻在青海,薛万均、薛万彻各率百名骑兵行走在前,猝然与虏寇相遇,薛万均单枪匹马奔驰突击,没有敢于阻挡的。回到阵营后对诸将说:“贼寇容易对付。”再次骑马前进攻击,斩首数千级,勇冠三军。追击虏寇飞奔到积石山时,大风吹折军旗,薛万均说:“虏寇将要来了!”于是整兵布阵,不久虏寇果然到来,薛万均径直冲上前斩杀了他们的将领,敌人的军队就溃败了,薛万均追击到图伦碛(qì)才回师,与李靖在青海会师。作为侯君集的副帅攻打高昌,曲智盛坚固防守,城池不能攻下,薛万均指挥军队进击,智盛恐惧,就投降了。被进封为潞国公。
适逢有人控告薛万均与高昌女子关系不正当,太宗想要彻底查办。魏征说:“君主应以礼节对待大臣,如所控告的是实情,罪行尚且是轻的,如不是实情,那么损失就惨重了。”下诏不再查办。后来太宗临幸芙蓉园,薛万均因为清理行宫不谨慎(致有闲杂人等)被捕入狱,忧愁愤懑而死。太宗惊愕悲痛,为他哀悼,下诏陪葬于(皇家)昭陵。后来曾经赏赐群臣貘皮,到薛万彻时错叫成薛万均,(于是)伤感地说:“薛万均是我的元勋旧臣,忽然口呼他的名字,难道是死者有知,希望(得到)这个赏赐吗?”于是命人取过貘皮焚烧,满座的人都伤感叹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窦娥冤》的这一折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剧在整体写作上与《孔雀东南飞》和《梁祝》一样,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B.本剧结构非常严谨,过渡自然,手法翻新,用“唱词”过渡的,如[滚绣球]结尾一句把对天地的愤怒控诉自然转到下面对身世的凄切陈述:用“科介”过渡的,如[鲍老儿]后用“刽子手做喝科”来转入临刑前的誓愿;用“宾白”过渡的,如结尾的“且看后来如何”为下一折做铺垫。
C.本剧作者把戏曲传统的唱、练、做、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宾白叙述情节,以科介烘托气氛,以唱腔渲染抒情。
D.本剧以超现实的想象,写了女主人公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作者把现实的不幸完全寄托到虚无缥缈的鬼神天地,看似愿望美好,实则脱离现实,有着消极的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古者丈夫不耕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扶老以流憩(策:拄着,动词)?
B.孟氏之芳邻(接:迎接,动词)
C.以特闻(久:长寿,名词)?
D.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在里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