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梓州李使君②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③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④。?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本诗是诗人送友人李使君赴蜀地上任时所作。③树杪:树梢。④“汉女”“巴人”两句:写蜀地民情。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1)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的意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它们分别采用什么手法写情?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请结合作品对这句评语做简要阐释。(3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分)
?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论语》)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霓为农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 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