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中任选三题,全选按照前三题给分,6分)
小题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柳永《雨霖铃》)
小题3: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小题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参考答案:
小题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题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题3:塞上长城空自许 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4: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6分,每小题2分)
本题解析:每一横线1分,错漏一字,该处横线不得分。对于名句名篇的默写,功夫要下在平时,要化整为零,比较记忆。注意下列字的书写:嘈嘈、切切、竟、凝噎、堪、作客、霜鬓。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1)请概括诗歌描写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歌通过抒情主人公独酌、醉眠、梦醒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怡然自得的饮者形象。?
(2)“世味”。从首联中的“山静”“日长”等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寂寞;颈联中“门常掩”一词又透露出一种孤独之情;而“梦中频得句”的兴高采烈,则是一种心灵上的痛苦挣扎。(主观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琼瑶:美玉。
小题1: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4分)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比喻天山山峰;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2分)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洁白晶莹的特点。(2分)(特点一个1分,回答到修辞手法1分,分析1分)
小题2:诗中的“笑”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1分),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恶满怀愁情、满腔不平。(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可结合着整首诗句及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由“天山”“山灵”可以联想到“万笏”是用来形容天山众多山峰的,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耸”可联想到天山山峰高耸林立的特点,故其表现作用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天山山峰高耸林立的特点。由“晴雪”及注释可知,用“琼瑶”来形容天山山顶积雪的洁白如玉,故为比喻修辞手法,答特点时,可采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天山积雪洁白如玉的特点”。
小题2:分析“笑”的含义,可结合着整首诗歌意境、关键词及写作背景来体会。这首诗歌写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结合关键词“寂寥”,可体会出诗人被贬塞外的寂寞无奈的心情,由此可知,“笑”应是寂寞无奈的苦笑或自嘲,一个“笑”字,表现出了诗人的郁闷不平的情绪。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11分)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即瓜州,
小题1:“边柳挂乡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传神?请赏析。(5分)
小题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挂。(1分)“挂”字化无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突出乡愁的沉重;(2分)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更显离愁。(2分)
小题2:①年华已逝、功业未成的伤感.②好友归来的惊喜。(每点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分析时,要先分析“挂”即把有形的东西放在高处,要运用想象、联想表现手法去体会“挂”字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妙处,给人以想象的画面感,突出了句意中的“乡愁”的沉重。答题时,还要从杨柳的意象和乡愁的联系角度回答,如杨柳难以支撑乡愁,更凸显了乡愁的沉重。
小题2:此题要反复品读后四句,体会其蕴含的诗歌意境,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伤,抓住关键词“悲”“换”,结合着“白发”“敝裘”仔细体会诗人年华已逝,功业无成伤感之情。第二问要从朋友“到瓜州”这一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在得知友人远方归类后的喜悦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