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小题1:首句“海棠花底东风恶”中的“花底”极有意蕴,请概括回答。(2分)
小题2:本诗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就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手法作具体分析。(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除外。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 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小题1:本诗的前四句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4分)
小题2:“秋气味”是怎样的情味?它是如何传达出来的?(4分)
3、单选题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用豪壮的语调抒发胸中郁闷。词中描写的场面壮阔,将江山之胜与怀古豪情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举重若轻、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
B.柳永《雨霖铃》上片写秋天傍晚与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难舍的心情,下片是词人想像离别后心爱的人孤苦凄凉生活的情状。
C.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追求和理想。
D.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中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同伴一起畅游湘江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在江海横流的时代力挽狂澜的豪迈情怀。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伐檀①
坎坎伐檀②兮,寞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③。不稼④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⑤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⑥兮?彼君子兮,不素餐⑦兮!
坎坎伐辐⑧兮,真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⑨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⑩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宾之河之滑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这是一首劳动人民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诗。原编《魏风》第六。②坎坎;伐木声。檀:指黄檀,落叶乔木,木质坚韧,适合制作车辆和用具。③涟:水波纹。猗:义同“兮”,语气词。④稼:耕种。⑤胡:为什么。禾:粟稻等粮食作物的总称。三百:言其很多,非确数。廛:通“缠”捆。⑥县:通“悬”。狟(huān):即猪獾。⑦素餐:不劳而食。③辐:车轮上的辐条。⑨直:指直流。⑩亿:周代十万为亿。
1.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寞之河之干兮——干:水边
B.不稼不穑——穑:收割
C.不狩不猎——狩:打猎
D.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飧:食物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真之河之侧兮——静言思之
B.河水清且涟猗——洵美且异
C.胡取禾三百亿兮——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3.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B.这首诗每段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4.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困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