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
2、阅读题 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
1940年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几十年来,它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青霉素的“功绩”可谓抗生素为人类社会所做贡献的缩影。
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如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就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个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30%,而我国却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使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造成了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几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全球各国采取紧急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多的是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我国已再次将抗生素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同时,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以此来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能用来杀死感冒病毒,但是不能滥用。
B.抗生素通过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干扰蛋白质或核酸合成来抑制感染。
C.抗生素在抑制细菌感染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菌的进化,使所有细菌的破坏性更强。
D.在后抗生素时代,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人们难以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性感染。
2.根据文意,对“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滥用抗生素使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细菌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B.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C.抗生素的大量运用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D.耐药细菌的大量出现,会使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占80% -90%,而国际上的正常水平约为30%。
B.耐药菌的出现完全是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人类不得不继续与这些细菌做斗争。
C.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极为突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D.耐药细菌毒力极强,人体受到它的感染后,无药可治,连医生也束手无策。
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彻底解决耐药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将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新型的更高效的抗生素。
B..抗生素多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感染。
C.在畜牧业中,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出现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
D.如果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在我国越来越严重,那么我国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不是不可能的。
3、阅读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美俄等海上强国的濒海战略带动下,亚太地区沿海各国也纷纷扩大各自的海土面积和海洋权益,濒海争夺风声鹤唳,日益显见。
B.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C.清中叶后,佛教势渐衰微;太平天国用耶稣教做门面,摧残异教,东南佛法不绝如缕;同治以来,才得以重整兴复。
D.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母亲的闹钟响了
张健
母亲的闹钟响了,这是只装在她身体里的闹钟,准时。母亲的房间靠在马路边上,凌晨的喧闹无法把她一天的劳累惊醒的。她的闹钟就是腰,她的腰每天四点半就会开始酸痛起来,她说再躺着那简直是万般难耐的痛苦,一起来腰就不疼了。她必须起来,开始心平气和地洗衣做饭。
我问过母亲她的腰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说老毛病。我总想追究这老毛病的根源,她说,生下我不到第三天,就下床洗一大堆的衣服,爷爷的,奶奶的,姑姑的,叔叔的……有时,她洗完衣服还得去地里干活,她怕爷爷回来没有好脸色。她告诉我她很怕爷爷,这老头子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吼,虽然老头子死了多年,做梦做到他还是一副凶相,还是怕他。这腰就给这么折磨坏的。
母亲有时候会在屋子后面慢慢地蹲下来,替花盆里的花拔掉几棵杂草,还有一个是栽着碧绿的小葱的盆子,我怀疑远离村庄的泥巴也具有这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我对泥巴是尊敬的,它宽容于一切依赖它的事物,给它们存活下去的空间和可能。
有一天,我很认真地看完了韩国影片《远路》(又译《妈妈》),那是一个由好玩开头到催人泪下的过程。影片里的母亲在四十岁时,突然有了眩晕症,只要坐车就会头晕,甚至看到大巴经过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因此这以后的28年来母亲从未离开过这个小村。但是现在,母亲有了苦恼的事--小女儿的婚礼迫在眉睫。即便走路也要参加小女儿婚礼的母亲的第一次远行就这么开始了。
我看的时候格外亲切是因为我的母亲也如此,虽然没有影片里的母亲那么严重,但她确实很少离开过家。而现在,我的母亲也有了苦恼的事,妹妹在三百公里外的城市订婚,母亲也开始担心这一段路程能否挺得过去,但妹妹也是她身上的一块肉,能不赶过去吗?大巴在四个半小时后到了那儿。妹妹无比开心,可母亲的脸色苍白,只是坐在桌子边喝了几口水,什么也没吃;隔了一天后,母亲又要赶回来。到家后,好像大病了一场。三个月后,妹妹的婚礼在远在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城市举行。尽管母亲执拗着要去,我还是阻止了。我想起了《远路》的结尾,母亲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地到达目的地后正好赶上小女儿的婚礼,以为母亲不会来的小女儿激动得流出泪来,可当她和丈夫手挽着手走上殿堂的时候,过于疲劳的母亲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带着微笑永远地睡着了……
有时候一起吃饭时,我就盯着母亲的脸,我仔细看着,我怕这张脸一眨眼也像爷爷那样消失了。母亲不知道我的心思,在这个时候她就说,多吃点菜。我嚼着那些碧绿的菠菜,真想狠狠地把光阴也嚼碎。时间停止,我们可以一辈子在一起进行富足的晚餐,而她坐在我的对面,我就可以看见她永远像月亮那样不变的脸。
在小镇的镇南东路,这里居住着一百多户人家。我家的屋檐与众不同的是,还有一个燕子筑的屋。邻居总和母亲说,干嘛让它们筑巢,脏死了,母亲笑笑,她说她喜欢燕子。仿佛看到的是多年以前,居住在乡村屋檐下的那两只。那时,我家门口常常铺满一层沙子,或者一张报纸,看起来不雅观,可母亲几乎每天都收拾它们拉下来的屎。我始终不明白,母亲能够平静到把燕子当成孩子一样,她能够宽容它们。突然有一天,我偶然抬头的时候发现燕子窝不见了,我怀疑母亲最终还是忍受不了燕子住下来造成的麻烦,一发火把它捅掉了。我问母亲,母亲说小燕子长大了,它们会在来年重新筑窝。我恍然大悟。
母亲的闹钟依然准时响着,响的时候,她又开始了反复的劳作。母亲的闹钟响的时候,我就得结束这一天的写作开始我的睡眠。我不会让她看见我,我怕她心疼,我睡着的时候她也不寂寞,她说有燕子会在屋檐下唱歌,它们好像是从老家赶来看看她的。
1、从全文看,“母亲的闹钟”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写自己的母亲,在中间为什么又用两个自然段写韩国影片《远路》中的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嚼着那些碧绿的菠菜,真想狠狠地把光阴也嚼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合作品中的信息,用几个词概括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文后的题目。(15分)
骆家辉:我为华人血统骄傲
洪立
很多年以前,纽约唐人街街头一个算命先生曾经告诉骆家辉的父亲,他的儿子中有一个人将会成为著名人物。当时骆家辉的父亲说:“出名?开玩笑!他是一个美国的华人,怎么可能成为著名人物呢?”
可就是这句连骆家辉的父亲都一笑置之的预言,却成为了现实。1997年,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第一个担任美国州长的华裔。
一英里走了一百年
一百多年前,骆家辉的祖父从广东台山移居美国,在西雅图的一个富人家庭做佣人。这里距华盛顿州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约1600米)。1997年1月15日,骆家辉跨进这座官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这个故事,骆家辉曾多次说起:“就是这一英里,我们家花了一百年才走完。
这就是骆家辉的“美国梦”。
骆家辉1950年1月21日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一个华裔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二。
骆家辉的童年在美国第一个多种族混居社区——西雅图耶斯勒·特勒斯社区度过。骆家辉的父母与大多数其他华裔父母一样,希望他成为一位工程师或是商人,但是骆家辉有他自己的选择。
他在个人网页上写道,依靠“打零工、奖学金以及其他经济资助”,1972年获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75年获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
政坛新星曾萌生去意
1996年,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四年后连任。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期间,骆家辉被看作民主党新星,也是潜在的副总统人选。
民主党推选他对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2003年国情咨文作出回应。这在当时被视为民主党向华盛顿政治圈隆重推出骆家辉。
时任参议员少数党(民主党)领袖托马斯·达施勒说:“美国的州长站在处理国家所面对挑战的前线。骆家辉州长是我们党最善于表达的人才之一。华盛顿州面对的挑战反映出美国所遇挑战:促进经济增长、防范恐怖主义、提供人们能负担的卫生保健和良好教育。骆家辉州长对以上每一个问题都有独特见解,这让他成为回复国情咨文的上佳人选。”
事实上,早在1997年,刚当选州长的骆家辉就引起了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注意。克林顿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及骆家辉说:“华盛顿州新当选州长骆家辉是依靠努力工作、家庭价值观和良好公民表现让美国变得更强大的亚裔移民之一。他代表了我们未来能取得的成就。”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骆家辉在2003年突然宣布不再寻求第三个州长任期。他说:
“我的三个孩子年纪还小。考虑到要留给家庭和孩子更多时间,我不打算连任。”
对于这一决定,《西雅图邮报》专栏作家苏珊·佩因特认为,安全考虑可能是促使骆家辉离开政坛的重要原因。他及其家人频繁收到诽谤信和恐吓信。
荣任北京奥运火炬手
骆家辉在担任州长期间,曾多次访华,在推动华盛顿州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方面不遗余力。
中国与华盛顿州的贸易在骆家辉州长任内大幅增长。中国成为华盛顿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出口,1/7来自华盛顿州。
离任后,骆家辉加入美国著名非政府华人组织“百人会”,依旧致力于巩固中美友谊。
自2005年起至今,位于西雅图的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戴维斯·莱特·特里梅因律师事务所成为骆家辉职业转换的新舞台,他在这里任顾问,主要负责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业务,尤其是帮助美国公司(特别是华裔开办的公司)进入中国,并开展合作。
2008年,仅代表美国公司营销,骆家辉就五次来到中国。这年5月,与华盛顿州结成“姐妹省”的四川发生大地震后,骆家辉走访了灾情相当惨重的都江堰地区。不久之后,骆家辉又出现在奥运火炬四川传递的队伍中。谈起火炬传递,骆家辉曾对记者说,能够作为火炬手前往四川成都传递圣火,备感殊荣,
对于祖先来自中国,骆家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曾表示:“我以我的中国血统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我也以华裔为美国作出的贡献自豪。”
(摘编自《华人世界》、《钱江晚报》、《外滩画报》、《南方周末》)
小题1: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4分)
小题2:作为美籍华人的骆家辉在促进中美关系上付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文本分点回答。(5分)
小题3:体味骆家辉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爱国”的认识。(6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