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秋词刘禹锡?秋思张籍
自古逢秋悲寂寥,?洛阳城里见秋风,
我言秋日胜春朝。?欲作家书意万重。
晴空一鹤排云上,?复恐匆匆说不尽,
便引诗情到碧霄。?行人临发又开封。
小题1:《秋词》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小题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小题3: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
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2、阅读题 按要求填写名句。(两题任选一题)
(1)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污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迢迢牵牛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近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离骚》节选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屈原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诗中提及三个方面,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节诗中的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对人生艰难的感叹。
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以香花香草装饰自己,实际上是以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志向。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指责当时世俗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3.下列对这节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表达了屈原对人民生活艰难和自己无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
B.诗中以赋来直抒胸臆,以比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兴来引出议论感叹。
C.诗句最后表明自己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
D.诗中写出了自己因遭众多女子中伤而遭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