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A.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青取之于蓝 B.君其试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吾与徐公孰美 D.应侯之用于秦也 蚓无爪牙之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
⑵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
⑶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本题解析:
小题1:D项“赍”应解释为“送物给人”。
小题2: A项均为介词,分别解释为“到”、“从”。B项均为语气词,分别解释为“还是”、“大概”。D项均为助词,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后者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均用于比较,可翻译为“与……相比,哪一个”。
小题3:C项“为张唐送行,以便他顺利通过赵国而到达燕国”与原文不符,应是“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
小题4: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严格落实“评分点”。⑴句为“事”、“质”、“相”、“行”。⑵句“中”、“以之为”、“曲”。⑶句“师”、“夫庸……乎”。
附: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燕国任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
‘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百里方圆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
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轻轻,但因想出一条妙计,使得声名流传后世。他们虽然算不上是敦厚有德的君子,但称得上是战国时代的策谋之士。正当秦国强盛起来的时候,天下的人更为注重玩弄权谋和诈术呢!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山寺医僧
浙右某孝廉约伴入都会试,舟至姑苏,孝廉病矣。同伴唤舆送至名医叶天士家诊治。叶诊之良久,曰:“君疾系感冒风寒,一药即愈。第将何往?”孝廉以赴礼闱对。叶曰:“先生休矣,此去舍舟登陆,必患消渴症,无药可救,寿不过一月耳。脉象已现,速归,后事尚及料理也。”遂开方与之,谕门徒登诸医案。孝廉回舟,惶然泣下,辞伴欲归。同伴曰:“此医家吓人生财之道也。况叶不过时医,决非神仙,何必介意。”次日,孝廉服药果愈。同伴益怂恿之,遂北上,然心甚戚戚。
舟抵江口,风逆不得渡,同人约游金山寺。山门前有医僧牌,孝廉访禅室,僧为诊视曰:“居士将何之?”以应试对。僧蹙额曰:“恐来不及矣。此去登陆,消渴即发,寿不过月,奈何远行耶?”孝廉泣下曰:“诚如叶天士言矣。”僧曰:“天士云何?”孝廉曰:“无药可救。”僧曰:“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孝廉觉其语有因,跽而请救。僧援之曰:“君登陆时,王家营所有者秋梨也。以后车满载,渴即以梨代茶,饥则蒸梨作膳。约至都食过百斤,即无恙焉。得云无药可救,误人性命耶。”孝廉再拜而退。行抵清河,舍舟登车,果渴病大作矣。如僧言,饮食必以梨,至都平服如故。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僧收物而却其金曰:“居士过苏城时,再见叶君,令其诊视。如云无疾,即以前言质之。彼如问治疗之人,即以老僧告之,胜于厚惠也。”
孝廉如言往见天士,复使诊视。曰:“君无疾何治?”孝廉以前言质之,天士命徒查案,相符,曰:“异哉,君其遇仙乎?”孝廉曰:“是佛,非仙。”以老僧言告之。天士曰:“我知之矣。先生请行,我将停业以请益。”遂摘牌散徒,更姓名,衣佣保服,轻舟往投老僧,求役门墙,以习医术。
一日,有舁一垂毙之人至,其腹如孕,来人曰:“是人腹痛数年,而今更甚。”僧诊讫,命天士复诊,开方首用白信三分。僧笑曰:“妙哉,汝所以不及我者,谨慎太过。此方须用砒霜一钱,起死回生,永除痰根矣。”天士骇然曰:“此人患虫蛊,以信三分,死其虫足矣。多则人何能堪?”僧曰:“汝既知虫,不知虫之大小乎?此虫已长二十寸余矣,试以三分,不过暂困,后必复作。再投以信,避而不受,则无药可救矣。用一钱,俾虫毙,随矢出,永绝后患,不更妙耶?”天士惑甚。僧立命侍者出白丸纳病人口中,以汤下之,谓来人曰:“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来人唯唯,舁病人去。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天士心悦诚服,告以真姓名而求益。
(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将何往第:只是。
B.谕门徒登诸医案登:记录,记载。
C.以汤下之汤:药汤。
D.其语有因因:缘故,原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无疾何治夫子何哂由也
B.即以老僧告之,胜于厚惠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异哉,君其遇仙乎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再投以信,避而不受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小题3:文中画破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B.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C.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D.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4分)
译:??
(2)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4分)
译:??
(3)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4分)
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
(1)这话错了。如果药不能治病救人,圣人又何必留下这个方法。(“谬”, “道”各1 分,大意2分)
(2)(他)进入考场(应试),但是没有考中,感激医僧的救命之恩,回到金山寺的时候,拿二十两纹银和京中购买的特产作为酬谢。(“售”,“都中方物”各1分,大意2分)
(3)赶紧将他抬回家,今晚他必然要拉屎将虫排出,让我的徒弟看看。( “遗矢”,“俾”各1分,大意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中的汤:热水。故答案选C。
小题2: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疑问代词,什么。B比;在C难道;代词D介词,用,把;介词,在。
小题3: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浙江东边一代某个士子和几个同伴去京城应试。乘船走到姑苏的时候,这个士子就得了疾病,同伴雇了一台轿子将他送到名医叶天士的府上请他诊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清代四大名医之一)。叶天士诊断了很长时间,说道:“你的病只是普通的感冒风寒,服一剂药就好了。不过你现在准备到哪里去?”士子就回道要去京城应试。叶天士说道:“你就不要去了吧。你这一路到舍舟登陆的时候必然要得上消渴症,此病无药可救,寿命不过一个月罢了。脉象已明显,(若是现在)速速回家,还来得及料理后事。”于是开了一剂药方给士子,叮嘱徒弟将此记录在医案上。士子回到船上,非常害怕,潸然泪下,辞别同伴准备回家。同伴说:“这不过是医家恐吓人,想多要点钱财罢了。况且叶天士只不过是个给人看病的大夫,又不是神仙,不要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天早晨,他服下药果然就痊愈了。几个伙伴更是怂恿他一起去应试,于是北上(赶考),但是心中总是惴惴不安。
(这天)船行到江口,狂风大作,一时不能前行。士子与人相约逛逛金山寺。寺院门口竖立着一块医僧牌。士子便来到禅室(请医僧诊断)。医僧为他诊断说道:“居士将要到哪里去?”士子回答要去应考。老僧脸皱着眉头对他说道:“恐怕来不及了。这一路一上岸,消渴症就会发作,命不过一个月,怎么能远行呢?”士子一听大惊,流泪说道:“果然和叶天士说的一样啊。”老僧问道:“叶天士是怎么说的?”士子答道:“无药可救。”老僧说:“这话错了。如果药不能治病救人,圣人又何必留下这个方法?”王佑一听,似乎老僧话中有缘故,跪下请求施救。老僧将他扶起,说道:“你上岸时,(有个地方)王家营,盛产秋梨。(买来)用后车装满,渴了就以梨当做茶,饿了就蒸梨当做饭,大概到京城就食用超过百斤,也就会无恙了。(叶天士)怎么能说无药可救,岂不是误人性命吗?”士子又一次向他拜谢辞别。走到清河,一上岸,果然得了消渴症,他依照老僧所说务必食用梨子,等到进京的时候,就痊愈了。(他)入闱应试,但是没有考中,感激医僧的救命之恩,回到金山寺的时候,拿二十两纹银和京中购买的特产作为酬谢。老僧收下了特产却没要银子,说道:“你经过苏州城的时候,再去会一下叶天士,让他再给你诊视一下。若是他说你没有病,就用他之前所说的话质问他。如果他问你谁将你治疗好的,你就告诉他是我,这比给我银子厚重多了。”
士子按着这话前去拜见叶天士,再次请他给自己诊视。(叶天士)说:“你没有病,治什么呢?”这时士子就将叶天士当时所言来质问他。叶天士命徒弟查阅医案记录,果然如其所言。叶天士说道:“奇怪啊,你难道遇见了神仙?”士子答道:“是佛,非仙。”随后便将老僧的话告诉了他。叶天士说:“我知道了。请您先回,我将停业去请教。”于是摘下牌子遣散徒弟,改了名字,穿上佣人的服装,乘舟求见老僧,请老僧收自己为门徒学习医术,老僧便同意了。
有一天,有人抬着一个垂危的病人来,这病人肚子大得就像怀孕了一样。随同人说:“这人已经腹痛了好几年,现在更加厉害了”。老僧诊断完毕,命叶天士再来诊断,叶天士诊视后开的药方首位药就是白信(白色的砒霜)三分,老僧笑着说:“妙啊,你医术不及我的地方,就是太过谨慎。此方需用砒霜一钱,才能起死回生永除病根。”叶天士惊讶万分地问道:“此人肚中有虫,用砒霜三分,就能药死肚中之虫,多了人怎能承受。”老僧说道:“你既然知道他肚中有虫,不知这虫的大小吗?此虫已长二十多寸,如果三分药,不过只能将它暂时困住,待药性一过必会复发,再服用白信,虫子则会避而不受,那时候就真的无药可救了。用一钱白信,虫子死,随大便排出体外,这样永绝后患不是更好吗?”叶天士听后非常困惑。老僧当即便让侍者取出白色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热水服下,对来人说道:“赶紧将他抬回家,今晚他必然要拉屎将虫排出,让我的徒弟看看。”来人答应,抬病人离开。到了晚上,果然像老僧说的,(用棍子)挑着一条赤色的肉虫来了,长有二尺多,而病人此时已经好了,感觉肚子饿了,要吃东西。老僧又命用人参茯苓熬成稀饭进补,十多天就痊愈了。叶天士心悦诚服,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了老僧求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您要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玉。)
B.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C.良乃入,具告沛公。(张良竟然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刘邦。)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