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五)
A.不妄与人接失其所与,不知 B.不蕲人之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为邑人所敬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木欣欣以向荣 |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
B.臣之辛苦——辛苦:劳累
C.而彼且奚适也?——适:到,往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对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
B.秦时与臣游——游:出游
C.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那样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谢罪
2.下列对句子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告以事——以:把
B.臣为韩王送沛公——为:替
C.而待将军——而:因而
D.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3.下列句子不能说明刘邦能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认为如果刘邦死去就是自己的不义,所以一定要把项羽要偷袭的事告诉刘邦。
B.作者写刘邦向张良了解项伯的年龄,是为后面的游说作铺垫,反映了刘邦细致、老练的性格。
C.项伯开始从楚军“夜驰之”汉军,结果“复夜”从汉军回楚军,刘邦已先胜一招。
D.这段文字也表现了张良对刘邦的忠诚及处变不惊、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22分)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州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而汝中柏方用事,阴阻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县,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奇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石普》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
B.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权:暂时代理
C.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
D.被创堕马被:恰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3分) (?)
A.普以将略称舟遥遥以轻飏
B.而汝中柏方用事觉今是而昨非
C.遂为贼所蹂践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D.欲收先入之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3分)?(?)
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
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④⑤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5分)
(2)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5分)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