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17 22:26: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①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②一望赊③。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④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⑤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桡,船桨,指代船。②芜,野草。③赊,语助词。④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⑤绷,绣出的画面。
小题1:全诗诗眼是哪个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此诗是俞紫芝隐逸扬州时所作,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闲。画船静泊,烟草凄迷,荷下眠翠鸟,芦中藏鹭鸶,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酒家隐现,所有景都是闲静之景,表达的是闲适之情。(只答“闲”或“望”给一半的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表达了诗人对京城那种混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闲静恬淡水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本诗标题中的“闲”透露出作者的闲适之情,和诗歌中描写的闲静之景是一致的,所以这个“闲”字既出现在标题这个关键部位,且统摄全篇内容,又代表着作者的情感,因而是全诗的诗眼。
小题2:解答此题时,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另外还要注意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此诗是俞紫芝隐逸扬州时所作”进行分析。其中的“闲”体现了作者欣赏山水田园之景的闲适之情,“隐逸扬州”又暗含有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所以叫“楚辞”。《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
B.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九歌》,袭用了古代乐歌的名称,共十一篇。其中保存了关于云神、山神、湘水神等的神话故事,是研究上古民俗和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C.《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继《诗经》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D.《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的句式,形式活泼,适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小题1: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
?
小题2: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塑造了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内心凄凉的行旅者形象。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却又不知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4分)
小题2:
“深”字用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寒江寂寥得“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得“深”的实情。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寒江月夜,孤寂凄清,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更深一层,这位孤独无偶的行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更清晰更长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题干对赏析的角度进行了限制,首联中通过人物的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从“远结万里心”可以看出诗人塑造的是一个行旅者形象。首联中诗人的动作为“敲击船舷”,从“夜不能寐”和“浩露清衣襟”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忧思重重,满腹愁肠。所以他百无聊赖的敲击船舷来排遣内心的苦闷。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此题要考虑到形容词的使用起到了双层作用。如“深”在表层意义上是指寒江深阔,孤寂凄清;在深层意义上又可指诗人作为行旅之人孤独寂寞的“深”重。这样一字而富于双层含义,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属炼字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小题1:简要说明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3分)
小题2:简要分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的精妙。(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带着几分喜色和希望下楼,下楼之后面对深锁的庭院,不禁愁从中来。
小题2:这一句含蓄地刻画出女主人公的处境犹如庭院中的花儿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无知的蜻蜓。它洗练而巧妙地写出女主人公只能与蜻蜓为伴的孤寂凄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唐)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③。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③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小题1:颈联中提到孙楚和屈平,有何用意?(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以孙楚、屈原的遭遇与杜审言比况,(2分)含蓄地表达了慨叹杜审言仕途之
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之意,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1分)
小题1:一为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2分)二为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2分);
三为慨叹,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举借孙楚和屈平比况,含蓄地表达了慨叹杜审言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之意。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一为惜别,二为伤怀,三为慨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辨识字形》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