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2:44: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我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乙:……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妇起严妆(仔细地梳妆打扮) 腰若流纨素(洁白的绸子)
B.六合正相应(合适) 良吉三十日(“良辰吉日”的省称)
C.交语速装束(穿好衣服、化好妆) 络绎如浮云(接连不断)
D.婀娜随风转(形容轻轻飘动的样子) 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
2.下列与“好自相扶将”中“相”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相见常日稀
B.不得便相许
C.儿已薄禄相
D.叶叶相交通
3.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仲卿与兰芝分别时,竭力安慰,反复叮嘱,“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表明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
B.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转移。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表明刘兰芝清醒地预料到日后的道路艰难。
D.从这两段可看出焦、刘二人感情深笃,决心以死来向封建专制家长提出抗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参考答案:1.C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1)联系本诗的前两句,概述诗歌描绘的山村所具有的独特风味:
(2)请品味“闲着中庭栀子花”中“闲”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6分)(1)①村落很小;②居民分散;③山居“幽”“深”。(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家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这种特殊风味。“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是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体验山行的趣味。每个要点1分。)
(2)①“闲”字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②从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③含蓄蕴藉,引而不发。(“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这里的“闲”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西江月》,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 ?


参考答案:(1)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分)
小题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梅花。(1分)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2分)
小题1: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1分)进行对比(1分)。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词写出了梅开放的时间,春未来,别花都未曾开放。还描绘了梅花的外貌,揭示了梅花的品格。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写法上,尽管通篇无一“梅”字,却使人感到笔笔都在写梅;尽管笔笔都在写梅,却又使人处处都联想到作者。构思巧妙,富于比兴,堪称咏梅佳作。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韩愈《师说》)
(3)既见复关,??。?,体无咎言。?(《诗经·卫风·氓》)


参考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3)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弘毅”“己”“载”“筮”等。每空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